
作者:(英)A.帕斯克(AlistairPa
页数:16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204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A.帕斯克、J.皮特拉加拉、D.马伦、M.雷诺兹编著的《生理育种(Ⅱ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为《生理育种Ⅰ:多学科联合改良作物适应性》的姊妹篇,两本书均为满足作物研究领域的同行们对大田作物研究的需求而著,其共同主线是提供可靠的表型鉴定理论和方法,涉及的范围从育种到基因挖掘。书中内容均以作者的早期著作《生理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为基础。 本书遵循《生理育种Ⅰ》的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作物的多种表型鉴定方法,重点列举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常用的田间表型鉴定方法,旨在为精准测量小麦全生育期的生理性状提供指导。本书包括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的测定,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光合作用与光截获、生长发育和农艺等性状的检测技术,以及田间表型鉴定的综合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作物种质资源、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理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特色
★《生理育种I:多学科联合改良作物适应性》和《生理育种ll: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这两本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小麦育种的生理学基础和方法论进行了详细讲解,而且还将生理学与可能的理想株型关联起来,然后再与筛选所需的方法相联系。这恰恰是育种学家针对特殊环境进行育种工作的困难所在。
——Abraham Blum 国际著名作物学家
★这两本书的问世是为了满足全世界作物研究领域的同行对大田作物的研究需求。所涉及的范围人育种到基因挖掘,其共同主线是提供可靠的表型鉴定方法。
——Matthew Reynolds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生理学带头人
目录
绪论第一篇 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第二篇 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第三篇 光合作用与光截获第四篇 直接生长发育分析第五篇 作物观测第六篇 综合建议参考文献第一篇 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第一章 冠层温度(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使用“第六感LT300”的详细建议(八)准备工作(九)试验测定(十)测定完成(十一)校准(十二)数据和计算(十三)故障排除延伸阅读第二章 气孔导度(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试验测定(九)数据和计算(十)故障排除延伸阅读第三章 叶片水势(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试验测定(九)温室测定(十)数据和计算(十一)故障排除延伸阅读第四章 渗透调节(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温室测定(九)田间测定(十)实验室测定(十一)数据和计算(十二)故障排除参考文献延伸阅读第五章 叶片相对含水量(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田间测定(九)实验室测定(十)数据和计算(十一)试验样例(表5.1)(十二)故障排除参考文献延伸阅读第六章 碳同位素分辨力(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试验测定(九)实验室测定(十)质谱法分析碳同位素(十一)数据和计算(十二)故障排除参考文献延伸阅读第二篇 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第七章 光谱反射率(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初始测定(九)试验测定(十)数据和计算(十一)故障排除延伸阅读第八章 归一化植被指数(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试验测定(九)测定完成(十)数据和计算(十一)故障排除延伸阅读第九章 叶绿素含量(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初始测定(九)试验测定(十)数据和计算(十一)故障排除0延伸阅读第三篇 光合作用与光截获第十章 作物地面覆盖度一、试验规划(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二、目测法三、数字图像分析法(一)准备工作(二)试验测定(三)图片处理(四)软件(五)界面设置(六)创建、记录并测试一个“操作”(七)运行DGC运算程序(八)图像自动批量处理(九)数据处理(十)范例(十一)故障排除延伸阅读第十一章 光截获(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试验测定(九)数据和计算(十)故障排除参考文献延伸阅读第十二章 叶面积、绿色面积与衰老一、试验规划(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二、用自动面积测定仪进行损伤性测量(一)步骤(二)测定建议(三)准备工作(四)实验室测定三、无损测量(一)步骤(二)测定建议(三)LAI和/或GAI评分(四)植株衰老的试验评价(五)数据和计算(六)故障排除延伸阅读第十三章 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一、试验规划(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二、叶绿素荧光测定(一)测定建议(二)准备工作(三)试验测定(四)测定完成三、气体交换测定(一)测定建议(二)准备工作(三)试验测定(四)测定完成(五)数据和计算(六)故障排除参考文献延伸阅读第四篇 直接生长发育分析第十四章 关键生育期的确定(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小麦生育时期(八)故障排除第十五章 当季生物量测定(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田间测定(九)实验室测定(十)数据和公式(十一)故障排除第十六章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田间测定(九)实验室测定(十)分析(十一)蒽酮法测定wSC含量(十二)使用校准曲线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十三)数据和计算(十四)故障排除第十七章 测定水分、养分和根系含量的土壤取样(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准备工作(八)田间测定(九)实验室测定(十)数据和计算(十一)故障排除第十八章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一、试验规划(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田间测定二、方法A:全生物量收获三、方法B:二次抽样收获四、方法C:减少脱粒的收获五、测定产量构成因素(一)收获前的测量(二)收获样品的测量(三)收获数据的计算(四)故障排除第五篇 作物观测第十九章 作物形态特征(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性状测量(七)性状观察(八)故障排除第二十章 季节·性损害的观测(一)地点及环境条件(二)时间(三)植物发育阶段(四)每个小区样本量(五)步骤(六)测定建议(七)试验测定(八)故障排除第六篇 综合建议第二十一章 良好田间操作的通用建议(一)种质生理性状试验设计(二)取样和样品选择(三)进行测量和观察(四)田间调查表和田间地图(五)作物、地点和环境信息记录第二十二章 常用仪器介绍(一)正确使用仪器(二)样品干燥(三)样品的精确称量(四)常用的量程和单位(五)仪器型号建议附录一 术语表附录二 缩略词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理育种II: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73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