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画精品收藏

封面

作者:范迪安主编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75434442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精品收藏》,8开铜版纸彩印、画面清晰,中英对照,重达3.3公斤,由中央美院副院长范迪安主编。选取沈周、八大山人、吴昌硕、林风眠等自宋至近现代极具艺术价值的绘画藏品104幅,附大量局部图,以便读者更细致地欣赏,获得从风格到技巧的直接领悟。

  中央美术学院经过了20世纪初叶以来倣十余年的历程,是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的缩影,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背影下新文化的发展。众多著名的中国艺术家在这里任教,传授着艺术文明的薪火,创造反映时代文化的成果,使她成为培养优秀美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和艺术、创作与研究的中心。

  从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平艺专开始,在历任院长的重视和画家、美术史学教授的努力下,中央美术学院蒐集了大量艺术藏品,除了从社会购藏外,学院还接受了部分捐赠。这些藏品作为视觉文献,在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的藏品中,中国绘画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分别保藏于学院美术馆、中国画系和附属中学。总体上构成了起于宋、元之际,重点在于明、清两代和近现代的序列。它们中的大部分经过书画鉴定专家的验证,无论是各时代著名画家的手笔还是无名作者的作品,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尽管中国有着许多藏品数量众多并且经典的大博物馆,但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绘画收藏一向吸引着海内外艺术史家的注意,因为它们展示了中国绘画宽阔的祔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在中国绘画的历史承传、流派分野和範式转型方面,足以引发出许多新颖的研究命题。实际上,海内外的中国艺术史家们已经将他们的视线投注于这些藏品,看到了这一更注重艺术价值、不同于常见的收藏价值标准而具有的自身独特之处。这些藏品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让艺术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而且可以在贴近观摩之时获得从风格到技巧的直接领悟。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成为美术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们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师。

  这本藏品集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绘画藏品中精彩的部分。编辑的目光集中在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品上,以使读者通过这个收藏领域中的古代部分,看到中国绘画的变化与发展,理解它们产生之际的文化情境。一部分现、当代名家的作品与他们在美术学院的教学活动直接相关,可资研究画家个人风格与教学思想方法的关系,亦为特色。与此同时,这本选集重点地选择了那些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并在版式设计中安排大量的细节,以让读者更细致地欣赏和观察到笔墨的个性意韵。中央美术学院和国外部分艺术史学者的成果。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这本选集能够成为历史与今天、艺术品与观众、研究与创造之间的桥梁。这是优秀艺术品生命价值的真正体现。

作者简介

  范迪安,1955年10月生于福建。浙江人。擅长美术史论。198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198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央美院副院长,研究部主任。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当代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艺术管理实践者,现为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本书特色

8开平装,中英对照、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中央美院副院长范迪安主编
这本藏品集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绘画藏品104幅,按朝代排序
图版说明,附有纸质、规格、题跋、款印、收藏印、画家简介等信息
中央美院绘画收藏注重艺术价值、不同于常见的收藏价值标准,不仅让艺术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而且可以在贴近观摩之时获得从风格到技巧的直接领悟

  中央美术学院经过了20世纪初叶以来倣十余年的历程,是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的缩影,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背影下新文化的发展。众多著名的中国艺术家在这里任教,传授着艺术文明的薪火,创造反映时代文化的成果,使她成为培养优秀美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和艺术、创作与研究的中心。
  从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平艺专开始,在历任院长的重视和画家、美术史学教授的努力下,中央美术学院蒐集了大量艺术藏品,除了从社会购藏外,学院还接受了部分捐赠。这些藏品作为视觉文献,在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的藏品中,中国绘画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分别保藏于学院美术馆、中国画系和附属中学。总体上构成了起于宋、元之际,重点在于明、清两代和近现代的序列。它们中的大部分经过书画鉴定专家的验证,无论是各时代著名画家的手笔还是无名作者的作品,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尽管中国有着许多藏品数量众多并且经典的大博物馆,但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绘画收藏一向吸引着海内外艺术史家的注意,因为它们展示了中国绘画宽阔的祔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在中国绘画的历史承传、流派分野和範式转型方面,足以引发出许多新颖的研究命题。实际上,海内外的中国艺术史家们已经将他们的视线投注于这些藏品,看到了这一更注重艺术价值、不同于常见的收藏价值标准而具有的自身独特之处。这些藏品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让艺术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而且可以在贴近观摩之时获得从风格到技巧的直接领悟。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成为美术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们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师。
  这本藏品集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绘画藏品中精彩的部分。编辑的目光集中在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品上,以使读者通过这个收藏领域中的古代部分,看到中国绘画的变化与发展,理解它们产生之际的文化情境。一部分现、当代名家的作品与他们在美术学院的教学活动直接相关,可资研究画家个人风格与教学思想方法的关系,亦为特色。与此同时,这本选集重点地选择了那些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并在版式设计中安排大量的细节,以让读者更细致地欣赏和观察到笔墨的个性意韵。中央美术学院和国外部分艺术史学者的成果。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这本选集能够成为历史与今天、艺术品与观众、研究与创造之间的桥梁。这是优秀艺术品生命价值的真正体现。

目录

1 宋 佚名 《山鹊枇杷图》页

2 元 佚名 《罗汉图》轴

3 元 佚名 《山水》轴

4 明 沈周 《云水行窝图》卷

5 明 林良 《古木寒鸦图》轴

6 明 陈淳 《芙蓉图》轴

7 明 张路 《桃园问津图》轴

8 明 谢时臣 《逢莱访道图》轴

9 明 陆治 《桃源图》轴

10 明 吴彬 《洗象图》轴

11 明 李士达 《匡庐泉图》轴

12 明 浣公 《秋山独钓》轴

13 明 刘原起 《风雪夜归人图》轴

14 明 沈士充 《松荫听瀑图》轴

15 明 袁尚统 《访道图》轴

16 明 张宏 《松声泉韵图》轴

17 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轴

18 明 祁豸佳 《访张僧鹞书法山水》轴

19 明 佚名 《朝岁图》卷

20 明 佚名 《楼阁人物图》轴

21 明 佚名 《山水人物》轴

22 明 佚名 《渔家乐》页

23 清 王时敏 《仿黄公望山水》轴

24 清 龚贤 《天半峨嵋图》屏

25 清 查士标 《山水》轴

26 清 樊圻 《溪山林壑图》轴

27 清 梅清 《山水》轴

28 清 八大山人 《荷花图》轴

29 清 顾符稹 《山深林密图》轴

30 清 周璕 《麻姑进酒图》轴

31 清 王概 《山卷晴云图》 轴

32 清 傅涛 《崆峒问道图》 轴

33 清 上官周 《晨乐图》 轴

34 清 袁江 《人物山水》十二条通景屏

35 清 华嵒 《三星图》 轴

36 清 李蝉 《双松芝石图》 轴

37 清 高凤翰 《秋山读书图》 轴

38 清 黄慎 《雪景山水》 轴

39 清 李方膺 《花卉四条屏》

40 清 闵贞 《放鹤圃》 轴

41 清 罗聘 《人物》 扇页

42 清 一智 《黄山峰顶图》 轴

43 清 虚谷 《花卉屏》

44 清 袁镜蓉 《女仙图》 轴

45 清 钱慧安 《和气乞祥图》 轴

46 清 任熊 《瑶池祝寿图》六条通景屏

47 清 任熏 《紫薇仕女图》 轴

48 清 任颐 《以诚小像》 轴

49 清 任颐 《花卉禽鸟四条屏》

50 清 任颐 《人物故事四条屏》

5l 清 任颐 《牧童攻读图》 轴

52 清 吴庆云 《旭日东升图》 轴

53 清 吴友如 《双女携琴图》 扇页

54 清 佚名 《耄耋图》 轴

55 清 佚名 《人马图》 轴

56 清 佚名 《王可像》 袖

57 清 佚名 《庆寿图》 轴

58 清 佚名 《人物故事图》 卷

59 清 吴昌硕 《墨荷图》 轴

60 清 吴昌硕 《荷菊图》 轴

61 齐白石 《占树归鸦》 轴

62 齐白石 《松鹰图》 轴

61 齐白石 《花卉屏之一.荷花》

64 齐白石 《花卉屏之二.群虾》

65 黄宾虹 《山水小幅》 页

66 黄宾虹 《山居图》 轴

67 黄宾虹 《山川浑厚图》 轴

68 王震 《瓦雀阎》 轴

69 陈衡恪 《荷花慈菇图》 轴

70 陈半丁 《紫藤图》 轴

7{ 高剑父 《柏树图》 轴

72 刘奎龄 《双狗图》 轴

73 溥儒 《墨笔山水》 轴

74 于非间 《大埋菊花》 轴

75 贺天健 《朱砂峰东望》 轴

76 胡佩衡 《漓江秋云》 轴

77 徐悲鸿 《三鶸图》 轴

78 徐悲鸿 《锤馗》 轴

79 徐悲鸿 《马》 轴

80 潘天寿 《松鹰图》 舢

81 黄君壁 《山水》 轴

82 张大千 《峨嵋山水图》 卷

83 李苫禅 《八哥玉兰》 轴

84 李苫禅 《茨菇鹭鸶》 轴

85 林风眠 《品茗》 页

86 林风眠 《女子胸像》 页

87 林风眠 《沿江村落》 页

88 张书旃 《芦雁图》 鼬

89 惠孝同 《晴岚浮翠》 轴

90 吴镜汀 《林泉逸兴》 卷

91 蒋兆和 《东风和畅》 轴

92 蒋兆和 《人物写生》 轴

93 傅抱石 《山水》 轴

94 李可染 《咏梅图》 轴

95 李可染 《布袋和尚》 轴

96 李可染 《满目青山夕照明》 轴

97 李桦 《人物四幅》 页

98 叶浅予 《成部风情》 轴

99 蘗浅予 《夏柯装》 页

100吴作人 《藏牦》 轴

101 郭味蕖 《绿天》 轴

102谢稚柳 《夏绿山深图》 轴

103 黄秋园 《山水》 轴

104 黄胄 《牧驴图》 轴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画精品收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