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唐凯麟编
页数:610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96591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唐凯麟编的《伦理学/当代学术名家精品典藏》共分四编:社会道德论、个人道德论、道德规范论、道德建设论。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针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广征博引,对古今中外有关伦理学的学说、流派予以梳理、述评,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求反映伦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体系。
作者简介
唐凯麟,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首席专家、国家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委等。主要从事伦理学原理和中国伦理思想史教学与研究。出版《个体道德论》《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简史》《人口道德》《中国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研究》《伦理大思路》等著作35部(含为作者的合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获国家等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著作奖3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2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优秀著作或论文奖20余项(其中一等奖9项),是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奖”一等奖获得者,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0年获中国伦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本书特色
唐凯麟编的《伦理学/当代学术名家精品典藏》 共分四编:社会道德论、个人道德论、道德规范论、 道德建设论。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 针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广征博引,对古今中外有关 伦理学的学说、流派予以梳理、述评,结合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 阐述,力求反映伦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 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体系。
目录
前言
导论 伦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第一节 什么是伦理学一、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学问二、关于伦理学对象的科学规定三、关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科学的道德理论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伦理学史上的革命变革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伦理学和精神文明的一般关系的考察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编 社会道德论第一章 人、社会和道德第一节 道德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定性一、人和社会的诞生及其不可分割性二、人存在的二重性和人的道德需要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形态第二节 道德的起源、特征和结构一、道德的起源二、道德的特征三、道德的结构第三节 道德的功能及其发挥的机制一、道德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方式二、道德是个人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三、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的关系第二章 道德运行的社会制约因素第一节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一、道德和利益关系的历史考察二、利益是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三、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道德四、道德的阶级性和全民性的关系第二节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进步的重要作用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进步作用的两种表现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进步作用的社会制约性第三节 上层建筑其他因素对道德的影响一、政治对道德的影响二、法律对道德的影响三、文艺对道德的影响四、宗教对道德的影响第三章 道德运行的历史类型及其发展规律性第四章 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进步的崭新阶段
第二编 个体道德论第五章 社会道德的内化——个体道德第六章 个体道德运行的宏观机制——社会的道德调控第七章 个体道德运行的微观机制——个体的道德活动
第三编 道德规范论第八章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价值核心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第十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道德规范第十一章 三个主要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准则
第四编 道德建设论第十二章 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理论定位和价值模式第十三章 强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外部保障系统第十四章 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部调适机制第十五章 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指向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