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论语全集

封面

作者:唐品主编

页数:490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55239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哲学之作。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是儒学主要的经典,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便于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本书在编撰体例上对《论语》的20篇分别逐一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力求以详细的解析和现代的眼光进行有实际意义的阐释。

作者简介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号生于湖南临澧县。198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即进入江西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6年调入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策划有季羡林、周一良等主编的《东方文化丛书》30余种,余秋雨著作全集22种《秋雨合集》。策划出版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平先生代表作《禅机》。另有于丹教授畅销书《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发行152余万册。现为自由出版策划人、北京唐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

本书特色

  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必读之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极其可靠的文献,也是研究儒家的重要经典,奠定了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核心信仰的至高地位。
  中国古老的立身处世智慧经典
  “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论语》都被奉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智慧经典,其地位不可逾越,不容替代。
  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广泛且深入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之一,孔子也被称为“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

目录

⊙ 学而第一

⊙ 为政第二

⊙ 八佾第三

⊙ 里仁第四

⊙ 公冶长第五

⊙ 雍也第六

⊙ 述而第七

⊙ 泰伯第八

⊙ 子罕第九

⊙ 乡党第十

⊙ 先进第十一

⊙ 颜渊第十二

⊙ 子路第十三

⊙ 宪问第十四

⊙ 卫灵公第十五

⊙ 季氏第十六

⊙ 阳货第十七

⊙ 微子第十八

⊙ 子张第十九

⊙ 尧曰第二十

节选

  4-22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①也。”
  【注释】
  ①逮:及、达到。
  【译文】
  孔子说:“古人不轻率地发表言论。因为,耻于言而无行、躬行不及。”
  【历代论引】
  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
  【评析】
  孔子认为,在德行的视野里,“言”与“行”是一体的。“言”本身意味着一种“行”,是一种承诺。如果“言”与“行”失衡,“言”远远地超过了“行”,“行”之中没有实现诺言的保证,“言”就成了空头支票。
  俗话说:“言而无信,人之大忌。”承诺别人的事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一诺千金不仅是立身处世之道,而且也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方法。
  4-23
  【原文】
  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②矣。”
  【注释】
  ①约:约束。②鲜:少。
  【译文】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发生失误的是很少的。”
  【历代论引】
  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
  尹氏曰:“凡事约则鲜矣,非止谓俭约也。”
  【评析】
  古贤有云:“三日而省乎己。”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自律精神,是每一个有志于做有品位的人,以及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学习的。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未见得会有良好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因此,经常性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并及时做出调整和约束,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积极方面来讲,自查自省是修德建业的需要;从消极方面讲,这是少犯和不犯错误的关键所在。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凡事皆可善始善终。
  4-24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①于言而敏②于行。”
  【注释】
  ①讷:这里指说话谨慎。②敏:敏捷。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行动敏捷。”
  【历代论引】
  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评析】
  我们说话时,务必要把握时机,如果该说的时候不说,便失去表达的机会。同样,如果不顾及说话对象的心态,不注意周边的环境气氛,或者是不该说话时却急于抢说,都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
  同时,对于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快速承诺,不要只耍嘴皮子,要多干实事。总之,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少说多做,绝对是至理名言。
  4-25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
  【注释】
  ①邻:邻居,这里指志向相同的人。
  【译文】
  孔子说:“有仁德修养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然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处。”
  【历代论引】
  朱子曰:“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评析】
  这一章孔子赞扬他所提倡的仁德具有无所不在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凝聚力。
  一个人有了美德,自己就不会感到孤单,会得到很多朋友,人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真正的有德之人是生活在人群中间的,有德之人的朋友遍布天下。这就是孔子讲的“仁义”,即爱己就是爱人,“仁义”就是大家好,“仁义”就是快乐。
  4-26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屡次、频繁。
  【译文】
  子游说:“对待君主,频繁进谏,这是自取其辱。朋友交往,多次劝导他的言行,就会被疏远。”
  【历代论引】
  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
  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其事同也。”
  【评析】
  这一章子游谈论了侍奉君主和结交朋友所应注意的方式方法。
  说起来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君臣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会走向真正的和谐,所谓“远香近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实都有这种意思在内。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论语全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