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卓家寿
页数:18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302895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工程力学丛书:工程力学导论》为工程力学专业新生必修课或相关工科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作为非力学专业本科生报考工程力学学科研究生选读的参考书。
《工程力学丛书:工程力学导论》内容由两大篇组成,第一篇“工程力学解读”是对力学的整体认知和对工程力学专业的概要解读,回答了工程力学专业“学什么、干什么”与“怎么学、怎么干”等疑问。第二篇“力学与工程”是论述力学与工程技术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目的是使读者对力学“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以及“如何在服务中求发展”等问题有个具体的认知。
作为教材,《工程力学丛书:工程力学导论》的第一篇为基本部分,列为必讲内容,第二篇为扩展部分,各校可酌情选用其中的有关章节讲授,余下的内容可供课外自学。为了便于多的读者自学,《工程力学丛书:工程力学导论》起点立足于高中基础,内容安排在坚持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同时追求趣味性和可读性,并在表达方式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卓家寿,福建莆田人,193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被评为首批第一最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曾任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程力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兼所长、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在有关学术团体担任过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数模与物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方(15省市)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土任、江苏省科协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等。 从事教学科研近50年,开课15门,培养、指导研究生60多名。承担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60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5本、参著4本,主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160多篇。曾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或讲学代表作有“不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界面元法》等。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奖11项:1999年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4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本书特色
本书为工程力学专业新生必修课或相关工科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作为非力学专业本科生报考工程力学学科研究生选读的参考书。 全书内容由两大篇组成,最篇“工程力学解读”是对力学的整体认知和对工程力学专业的概要解读,回答了工程力学专业“学什么、干什么”与“怎么学、怎么干”等疑问。第二篇“力学与工程”是论述力学与工程技术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目的是使读者对力学“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以及“如何在服务中求发展”等问题有个具体的认知。 作为教材,本书的最篇为基本部分,列为必讲内容,第二篇为扩展部分,各校可酌情选用其中的有关章节讲授,余下的内容可供课外自学。为了便于更多的读者自学,本书起点立足于高中基础,内容安排在坚持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同时追求趣味性和可读性,并在表达方式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目录
第一篇 工程力学解读第1章 无所不用的“力学”1.1 “力”是什么何谓“力学”1.2 无所不在的“力”无处不用的“力学”1.3 力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与双重“角色”1.4 力学与工程技术的进步1.5 力学学科的分类1.6 力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1.7 力学的昨天、今天与明天1.8 小结参考文献第2章 “吃百家饭”的工程力学专业2.1 工程力学的内涵2.2 工程力学专业的由来与现状2.3 工程力学专业学什么与干什么2.3.1 关于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2.3.2 关于专业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2.4 工程力学专业工作者任重而道远2.5 小结参考文献第二篇 力学与工程第3章 力学与土木工程3.1 概述3.2 关于土木工程3.2.1 土木工程的基本属性3.2.2 土木工程的发展与力学3.3 建筑工程3.3.1 基本构件的力学理论3.3.2 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力学问题3.4 交通与桥梁工程3.4.1 道路与交通工程中交通流的力学模型3.4.2 桥梁工程结构的力学问题3.5 地下工程3.5.1 关于地下工程3.5.2 地下工程的力学问题3.6 防灾减灾工程3.6.1 防灾减灾学科的形成3.6.2 工程结构抗灾与加固3.7 小结参考文献第4章 力学与水利工程4.1 概述4.2 水工结构学与工程力学4.2.1 水坝4.2.2 地下水电站厂房洞室群4.2.3 工程力学在水工结构学中的地位和作用4.3 重力坝中的力学计算分析4.3.1 重力坝的构造及其力学依据4.3.2 力学计算方法4.3.3 结构模型的力学试验4.3.4 重力坝的抗滑稳定性分析4.3.5 重力坝结构中的若干专门力学问题4.4 拱坝中的力学计算分析4.4.1 拱坝的荷载特点和结构设计计算4.4.2 拱坝的开裂分析4.4.3 裂隙岩基中的渗流场与变形场的耦合作用4.4.4 坝体-库水-地基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4.4.5 拱坝坝肩的工程稳定性4.5 土石坝的力学计算分析4.5.1 土石坝中的构造及其力学依据4.5.2 土石坝的渗流分析4.5.3 土石坝的稳定分析4.5.4 土石坝中的若干专门力学问题4.6 地下水电站厂房洞室群中的力学问题4.6.1 地应力问题4.6.2 渗流场问题4.6.3 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结构力学问题4.6.4 地下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4.6.5 加锚岩体的模拟4.6.6 地下洞室群的优化4.6.7 深埋地下洞室群的其他力学问题4.7 小结参考文献第5章 力学与运载工程5.1 船舶工程与力学5.1.1 船舶航行的力学问题5.1.2 船舶结构的力学问题5.2 车辆工程与力学5.2.1 车辆制造中的力学问题5.2.2 车辆行驶中的力学问题5.3 航空航天工程与力学5.3.1 航空工程中的力学问题5.3.2 航天工程中的力学问题5.4 小结参考文献第6章 力学与机械工程6.1 机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6.1.1 强度问题6.1.2 刚度问题6.1.3 稳定性问题6.2 机械振动问题6.2.1 机械振动研究6.2.2 机械振动控制6.2.3 转子动力学6.3 机械加工问题6.3.1 铸造加工6.3.2 锻压加工6.3.3 切削加工6.3.4 焊接加工6.4 新型现代机械中的力学问题6.5 小结参考文献第7章 能源工程中的力学问题7.1 能源与能源工程7.2 煤矿开采中的力学问题7.3 石油钻探中的力学问题7.4 近海工程中的力学问题7.5 电力工程中的力学问题7.6 小结参考文献附录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