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页数:30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303973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遥感图像判绘》全面、系统、详细地论述了遥感图像判绘理论和实践。《遥感图像判绘》共11章:第1章介绍遥感图像判绘的地位和作用、发展历史和判绘质量要求:第2章详细论述摄影图像、扫描图像、高光谱图像、侧视雷达图像的成像原理、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第3章介绍图像判读特征、图像判读的认知过程、图像观察方法,分析影响图像判读质量的因素,并阐述计算机判读的技术流程、特征知识的表达、特征知识库构建以及人机交互判读方法:第4章对地形图图式符号及其运用、地形要素的综合取舍以及像片调绘和数字图像判绘作业流程、基本要求进行讨论;第5-11章分别对居民地、工农业和社会文化设施、交通运输设施、水系及其附属建筑、植被、地貌与土质、境界和地理名称调查等内容进行系统地论述。 《遥感图像判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作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亦可供地图制图、军事侦察、土地利用调查、地质调查、农林勘察以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系统、全面的介绍遥感图像判绘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教材。在介绍遥感图像及其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图像的判读特征、图像观察、目视判读方法,系统叙述综合取舍的基本原则、图式符号及其运用,详细介绍图像判绘方法及其适应条件,介绍各种地物和变形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影像特点和识别方法,系统论述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测绘中各种地形要素的表示方法和要求。图文并茂,内容详实,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并注重学科的系统性与实用性。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1 图像判绘的地位和作用1.2 图像判绘技术发展历史1.3 图像判绘质量要求第2章 遥感图像及其特性2.1 摄影图像的特性2.2 扫描图像的特性2.3 高光谱图像及其特性2.4 侧视雷达图像的特性第3章 图像判读特征与判读方法3.1 遥感图像判读特征3.2 图像判读认知过程3.3 图像观察3.4 目视判读方法与程序3.5 判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3.6 计算机判读第4章 图像判绘与表示方法4.1 地形图图式符号及其运用4.2 地形要素的综合取舍4.3 像片调绘4.4 数字图像判绘4.5 数字判绘系统简介4.6 地形要素表示关系处理的原则
第5章 居民地判绘5.1 居民地分类及其表示基本要求5.2 街区式居民地5.3 散列式居民地5.4 窑洞式居民地5.5 其他类型的居民地5.6 居民地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处理第6章 工农业和社会文化设施判绘6.1 工厂的基本特征6.2 钢铁联合工厂6.3 发电厂6.4 化工厂6.5 其他工厂6.6 采矿场6.7 农业设施6.8 社会文化设施6.9 其他设施第7章 交通运输设施判绘7.1 铁路7.2 公路7.3 其他道路7.4 道路附属设施7.5 道路之间以及与其他地物的关系处理7.6 管线与机场第8章 水系及其附属建筑判绘8.1 水域岸线与岸8.2 河流、湖泊与水库8.3 运河与沟渠8.4 海岸线与干出滩8.5 航运设施8.6 水源、沼泽和盐田
第9章 植被判绘9.1 植被分布规律9.2 我国植被地理分布规律9.3 植被分类及其判读9.4 植被表示方法和要求第10章 地貌与土质判绘10.1 地貌的成因与表示要求10.2 岩溶地貌10.3 冰川与冰川地貌10.4 黄土地貌10.5 风沙地貌10.6 其他变形地貌与土质
第11章 境界与地理名称调查11.1 境界调查11.2 地理名称的起源11.3 地理名称调查方法11.4 少数民族语地区地名的译写11.5 地理名称的确定11.6 地理名称注记主要参考文献彩图
第1章 绪论1.1 图像判绘的地位和作用1.2 图像判绘技术发展历史1.3 图像判绘质量要求第2章 遥感图像及其特性2.1 摄影图像的特性2.2 扫描图像的特性2.3 高光谱图像及其特性2.4 侧视雷达图像的特性第3章 图像判读特征与判读方法3.1 遥感图像判读特征3.2 图像判读认知过程3.3 图像观察3.4 目视判读方法与程序3.5 判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3.6 计算机判读第4章 图像判绘与表示方法4.1 地形图图式符号及其运用4.2 地形要素的综合取舍4.3 像片调绘4.4 数字图像判绘4.5 数字判绘系统简介4.6 地形要素表示关系处理的原则
第5章 居民地判绘5.1 居民地分类及其表示基本要求5.2 街区式居民地5.3 散列式居民地5.4 窑洞式居民地5.5 其他类型的居民地5.6 居民地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处理第6章 工农业和社会文化设施判绘6.1 工厂的基本特征6.2 钢铁联合工厂6.3 发电厂6.4 化工厂6.5 其他工厂6.6 采矿场6.7 农业设施6.8 社会文化设施6.9 其他设施第7章 交通运输设施判绘7.1 铁路7.2 公路7.3 其他道路7.4 道路附属设施7.5 道路之间以及与其他地物的关系处理7.6 管线与机场第8章 水系及其附属建筑判绘8.1 水域岸线与岸8.2 河流、湖泊与水库8.3 运河与沟渠8.4 海岸线与干出滩8.5 航运设施8.6 水源、沼泽和盐田
第9章 植被判绘9.1 植被分布规律9.2 我国植被地理分布规律9.3 植被分类及其判读9.4 植被表示方法和要求第10章 地貌与土质判绘10.1 地貌的成因与表示要求10.2 岩溶地貌10.3 冰川与冰川地貌10.4 黄土地貌10.5 风沙地貌10.6 其他变形地貌与土质
第11章 境界与地理名称调查11.1 境界调查11.2 地理名称的起源11.3 地理名称调查方法11.4 少数民族语地区地名的译写11.5 地理名称的确定11.6 地理名称注记主要参考文献彩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