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尚娟著
页数:20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303607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的是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之一,是一部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的理论专著。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两大基本任务,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既共同构成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共同构成国家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量。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2011年,尽管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但是城镇化的道路还相当漫长。未来几十年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大变动的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积极稳妥地堆进城镇化,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城镇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继续推进城镇化,还面临诸多问题,如独特的国情背景和资源、环境的挑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存在虚高成分;城乡关系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大幅增加,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市;城市发展模式粗放,日益不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不协调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实现机制与配套条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先后到重庆、成都、苏南、宁夏、陕西渭南、陕西杨凌等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特点以及政策实践不同的地区和城市开展实地调研,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内涵,并全面分析了其经济、技术与制度意义,从而深化了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体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实地调查和比较分析,得出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是滞后型、城镇体系结构非均衡、城镇地区布局非均衡等,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与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出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发展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强调运用统计数据、一手资料及计量模型使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得以提高,从而充分保证结论和决策建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较研究了四个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模式,总结了美国、韩国、巴西等国城市(镇)化的发展经验;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中国城镇化实现机制的构建进行制度性合理安排,针对城镇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并构建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现机制和条件。
本书特色
尚娟著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的是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之一,是一部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的理论专著。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两大基
本书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内涵,并全面分析了其经济、技术与制度意义,从而深化了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体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目录
第六辑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内涵、作用与意义
第一节 城镇化的一般含义
第二节 影响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背景条件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内涵
第四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和挑战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中国城镇化的启示
第一节 城镇化和城市化
第二节 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
第三节 英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
第四节 德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
第五节 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
第六节 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
第七节 拉美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
第八节 巴西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
第九节 典型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总体思路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总体原则
第五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现机制与条件
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现条件
附录 中国典型地区城镇化专题调查报告
附录1 重庆城镇化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附录2 成都城镇化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附录3 苏南地区城镇化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附录4 宁夏城镇化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附录5 陕西渭南城镇化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附录6 陕西杨凌城镇化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