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食用蛙养殖实用技术

封面

作者:李乐文

页数:218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092052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原则,以“看得懂,学能会,会能用,用见效”为目标,以易于饲养、抗病力较强、生长速度快的食用蛙养殖品种为主,深入浅出,内容实用,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方便读者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广大养殖户扩大经济效益的理想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食用蛙养殖概述

第一节 蛙类的饲养价值

第二节 食用蛙的主要种类

第三节 蛙类养殖的共同特点

第二章 蛙类养殖管理

第一节 蛙类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 幼蛙的饲养管理

第三节 成蛙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蛙类的越冬管理

第三章 林蛙的养殖

第一节 林蛙养殖综述

第二节 林蛙生态习性

第三节 林蛙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林蛙的养殖模式

第五节 林蛙的繁育技术

第六节 中国林蛙集约化养殖

第四章 虎纹蛙的养殖

第一节 虎纹蛙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虎纹蛙的生态习性

第三节 虎纹蛙的繁殖

第五章 牛蛙的养殖

第一节 牛蛙养殖综述

第二节 牛蛙的生态习性

第三节 牛蛙的繁育技术

第四节 牛蛙的养殖

第五节 牛蛙的养殖模式

第六章 美国青蛙的养殖

第一节 美国青蛙养殖综述

第二节 美国青蛙的饲养管理

第七章 石蛙的养殖

第一节 石蛙养殖综述

第二节 石蛙的生态习性

第三节 蛙场的建设

第四节 石蛙的饲养管理

第五节 人工繁殖技术

第八章 蛙类的营养需求与饵料

第一节 蛙类的营养需要

第二节 天然饵料的诱集

第三节 人工配合饲料

第四节 蝌蚪的饲料

第五节 幼蛙、成蛙配合饲料

第六节 饵料的投喂

第九章 蛙类的常见敌害、病害及防治

第一节 蛙类的常见敌害生物及防治

第二节 蛙类病害的预防

第三节 蛙类病害的诊断

第四节 蛙类病害防治常用药品

第五节 蛙类的常见病害及防治

第十章 商品蛙的捕捞、运输和宰杀

第一节 商品蛙的捕捞

第二节 商品蛙的运输

第三节 商品蛙的宰杀

节选

1.增加蛙类冬眠前的营养

  在进入冬眠前的1个月,不论是幼蛙、成蛙还是种蛙,要保证有足够的饵料投喂,蛋白质饵料也可以适当增加,以起到增强体质和贮备大量的营养物质的作用。这样既增加了蛙类越冬期间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又提高了蛙类的抗寒能力,使其安全越冬。孵化较早的蝌蚪,要加强饲养管理,促使其变态成幼蛙,在越冬前至少有约1个月的成长时间。对于孵化较晚的蝌蚪,则要抑制变态的发生,尽量以蝌蚪形态越冬。

  2.创造理想的越冬场所

  避风、避光、温暖、湿润的地方,如洞穴、淤泥中及可供藏身的石块、土坯、木板和草垛下经常作为变态后的蛙类居住的场所。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可根据这一特点创造蛙类安全越冬的场所,方便蛙类安全越冬。

  (1)地下冬眠。离冻层30~40厘米处潮湿的池边洞穴、树根空隙处是幼蛙经常会选择的越冬场所。所以在入冬前可以人为地提供越冬条件,供幼蛙安全越冬。

  ①洞穴越冬。蛙池周围,在向阳避风处选择离水面20~30厘米的地方,挖几个洞穴作为幼蛙的越冬场所,洞穴的规格为直径13厘米、深1米。要保持洞穴的湿润,但不能被水淹没。1个洞穴通常聚集5-7只蛙。11月底,将一些稻草堆放在洞口用以保温,这样的环境就能使蛙类安全越冬。

  ②塑料棚越冬。将塑料薄膜覆盖在原幼蛙池离水面30厘米高的地方,同样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温措施。也可用竹木或钢筋在池上搭成拱形或人形棚,棚顶与地面的距离约为2米,将两层塑料薄膜覆盖在上面,这样就形成了1个密封的温罩,用泥将薄膜密封好,最好再盖1层疏网在薄膜上面,主要起保护作用。当温度降至10℃以下的时候,可将1层稻草帘盖在薄膜上面。晴天将草帘掀开,增加水温,保持水温在10℃以上,春天气温逐渐上升的时候,要逐渐将薄膜掀开,保证空气流通,不会使温度变化过大。

  ③草棚越冬。堆一土丘在幼蛙池的东北面,主要作用就是阻挡北风,在水面上架一大草棚,与水面的距离为30厘米,与池边紧紧相贴,将几个瓦筒放置在池的东北深处,作为越冬场所。期间,保持水温在10℃左右,即可安全越冬。

  ④草堆越冬。将草堆安置在养殖池向阳背风方向,或先铺50厘米厚的松土,将草堆盖在上面,保持湿润,将1层塑料薄膜盖在上面。当温度较低的时候,草堆就是蛙类的越冬场所。如果遇到极寒天气,可将草堆加厚,同时再覆盖塑料薄膜保温。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食用蛙养殖实用技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