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月如水

封面

作者:陈星 著

页数:188页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1010528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人。1914年师从李叔同。1922年开始发表漫画,后以“子恺漫画”闻名,其散文质朴,流畅并具哲理性,代表作有《缘缘堂随笔》等。1949年后先后担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等公职。

丰子恺一生与众多的文化人有过交往,这里记述、寻绎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部分应该出现在本书中的人物,如巴金、茅盾、张乐平等,由于觉得资料收集还嫌单薄,而写作时间又不允许,故未能一一记述,还请读者体谅。而对丰子恺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的一些他国艺人,则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本书特色

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

——郑振铎评丰子恺漫画

目录

序:热心的“导游”

师生情怀

清空朗月——丰子恺与李叔同

仁者情怀——丰子恺与夏丐尊

天尘麟凤——丰子恺与马一浮

师徒之宜——丰子恺与钱君匋

师生合作——丰子恺与吴朗西

同门与同人

一饭之绝——丰子恺与曹聚仁

同门师兄——丰子恺与刘质平

桐阴画友——丰子恺与沈本千

儿女深情——丰子恺与朱自清

开明同人——丰子恺与章锡琛

良心善念——丰子恺与广洽法师

立达元勋——丰子恺与匡互生

童心跳跃——丰子恺与俞平伯

艺术知音——丰子恺与陈之佛

一钩新月——丰子恺与郑振铎

潇洒风神——丰子恺与叶圣陶

文友与艺友

兄弟之异——丰子恺与周氏兄弟

风流儒雅——丰子恺与郁达夫

论语八仙——丰子恺与林语堂

慈悲心肠——丰子恺与许钦文

拭去唾沫——丰子恺与柯灵

诗画之交——丰子恺与苏步青

访梅赏兰——丰子恺与梅兰芳

秀气长存——丰子恺与刘海粟

附录:异国艺缘

感动心眼——丰子恺与竹久梦二

新鲜趣味——丰子恺与蕗谷虹儿

艺术神交——丰子恺与泰戈尔

文化互交——丰子恺与内山完造

后记

节选

因为就在这一年,注重“人格教育”,力主以“勤、慎、诚、恕”为校训,提倡“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的经亨颐先生接任了两级师范的校长,而就在这一年的秋天,经亨颐为了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从上海请来了鼎鼎有名的李叔同先生来校执教。自此,夏丐尊便与李叔同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夏丐尊是一位忧国忧民且具有一副古道热肠的人,但也正如他自己所以为的那样,在那个时候,他身上的少年名士气息已忏除将尽,只想在教育上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因此,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他并不热衷于政治。他跟李叔同一样,并不愿意参与社会政治活动。1912年,社会上一时盛传要进行普选。夏丐尊不愿当选,便改名叫了“丐尊”,以代替读音相近的“勉旃”,有意让选举人填写“丐”字时误写为“丐”而成废票。当然,此后并未实行所谓的普选,但他的性情则由此而流露无遗。从此,人们就叫他夏丐尊,若是尊称,则称他为“丐师”或“丐翁”了。

  跟李叔同一样,夏丐尊也是学生们敬佩的师长。夏丐尊具有多愁善感的性格,这种性格导致了他在对待学生的学习、生活上也有了跟李叔同不同的教育方式。丰子恺对这两位老师的概括十分形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学校里,夏丐尊事无大小,几乎什么都要操心。他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会说:“为啥同狗为难!”放假的日子,学生们要出门,他看见后又要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即便学生走远了,他还要高声大喊:“铜钿少用些!”夏丐尊关心学生,于是学生也都信任他,遇到有向学校请愿的事情,学生们都愿意去找他,若是他觉得学生的意

见合理,便会当作是他自己的意见,想方设法去交涉。

  夏丐尊除了作舍监外,还教国文。他的教育思想是很开明进步的。那个时候,“五四”运动将近,夏丐尊顺应时代潮流,在学生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后,果断要求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月如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