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荣杰
页数:243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8109129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惟一一位宋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享誉世界,在美国更是家喻户晓。莫里森从1970年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到1998年出版《天堂》,在短短的28年间共有7剖长篇小说问世,每部都紧密围绕着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历史命运来展开故事情节,时而凄婉,时而悲壮,共同构成了史诗般荡气回肠的篇章。这些作品不仅其故事读者爱不释手,而且在主题思想的拓展和在写作手法的创新等方面也有不少独特之处,让很多评论家和同辈作家交口称赞。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借鉴了女性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的一些理论,但在论述上还是以莫里森的著述为基础,力图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阐述莫里森赋予黑人母爱的特殊含义以及通过重构黑人女性的历史和文化来抵制主流文化的霸权和种族内部的性别和阶级压迫。本书在论述时,大体按照莫里森作品的先后顺序来按排章节,主要原因是笔者认为莫里森的母爱主题在七部作品中的发展脉络较为清晰,前期作品重在“失落”带来的“伤痛”,后期作品中“伤痛”依然存在,但重在“弥合”。“泛母爱”思想在最后两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表明她对黑人文化和女性命运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
作者简介
朱荣杰,1971年生,河南郑州人。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留校任教。1996年获硕士学位,20O4年获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现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现当代文艺批评理论。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女性主义文论译著1部,参编英美文学教材5部、字典2部。
本书特色
这是由一篇博士论文改编而成的学术专著,全书以英文的形式呈现。本书认为,黑人文化被强加的失根症与主动的寻根特征是解读莫里森作品母爱主题的一个关键,但却一直为人们所忽略。本书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探询莫里森母爱主题在七部小说中的发展、深化及其文化寓意。
目录
1.1OriginoftheStudy
1.2MaternalLoveasaTrope
1.3Morrison’sBlackFeministThinking
1.4FormatOftheResearch
ChapterTwoCulturalDispossession
2.1Pauline:AVictimoftheWhiteNormsofBeauty
2.2GeraldineandHelene:Lossofthe“Funk”
2.3Ruth:APrisonerofthePatriarchalHouse
ChapterThreeCulturalEstrangement
3.1Sula:ARebelAgainsttheMaternal
3.2Jadine:ACulturalOrphanofWomen’s
“AncientProperties”
3.3LackofCulture—BearingMaternalLove
ChapterFourCulturalResistance
4.1Eva’sMaternalLoveandPain:AStoryFailedto
Passon
4.2RecoveringaHistoryofCulturalDeprivation
4.3Sethe’sReclamationofMatemalLoveandResistance
AgainstSlavery:AStoryDesignatedtoPasson
ChapterFiveCulturalHealing
5.1Reclaimingthe“AncientProperties”andHealing
ofHistoricalTrauma
5.2ExorcismoftheRacistGhostsThrough
ReconciliationandSelf-Love
5.3FromIndividualHealingtoCommunalHealing
ChapterSix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