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余东海著
页数:28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57384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 以儒家中道立场对诸子进行批判、破斥、肯定、吸收,厘清了诸多对中国文化似是而非的认识
★ 始终坚持说真话、说真理的原则,与普遍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新见迭出
★ 突破学院派的禁锢,大胆提出自己的学说,文采颇佳,文笔犀利,为儒学界所罕见
★ 在对诸子的肯定与批判中直面时代病灶,痛陈时弊,一针见血,大有激励、唤醒时代人心的现实作用
近两百年来,许多人把中国的弊病统统栽到儒家身上,不予余力地打倒和摧残儒家,导致空前严重的文化自伐、道德自毁,其后患至今未已。究其根源,是对诸子百家认识不清,而儒家则为其背了黑锅。唯儒家正法眼,给以诸子如理如实的评价,才能纠价值观之偏,还儒家清白,还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
东海老师对于诸子百家,既有批判和破斥,也有肯定和吸收,如何破如何收,因各家而异。例如,对老子、荀子及管子,有破有收,但对商鞅则有破无收,重在批判。书中在对韩非、商鞅以及对魏晋文人的批判尤为精彩,观点新颖、独到。对诸子的批判,并不妨碍对其的肯定和恰当的文化定位,而是为更好地厘清对中国文化似是而非的认识。
作者简介
余东海,原名余樟法,当代儒者。作者站在儒家中道立场,旗帜鲜明地弘扬儒家精神,其思想多有有经典依据,别具特色。同时汲取了佛家、道家的营养,古今荟萃,中西合璧,归结于仁本思想之下。已出版《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等儒学系列。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余东海先生作品集之一,对诸子作出充分的肯定与批判,诸子百家无不源于儒家六经。于六经所坚持的中道,诸子百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和背离。本书根据中道立场、观点和方法,分别对老子、管子、墨子、韩非、商鞅、荀子及《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名士等进行了如理如实的评判。作者对传统各派,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这既是儒家的文化责任,也是理之所当,礼之所然,是阐明儒家中道的必需。
目录
第一章 关于老子…………………………………………1
前言……………………………………………………1
《老子》八十一章……………………………………….. 4
第二章 关于管子………………………………………… 59
前言………………………………………………….. 59
《牧民》解评…………………………………………… 64
第三章 关于墨子………………………………………… 69
前言………………………………………………….. 69
《亲士》解评…………………………………………… 79
《所染》解评…………………………………………….82
《兼爱》解评…………………………………………….84
《非儒》解评…………………………………………….88
《耕柱》解评…………………………………………….96
《贵义》解评…………………………………………….105
《鲁问》解评…………………………………………….109
第四章 关于韩非…………………………………………121
前言……………………………………………………121
《五蠹》解评…………………………………………….125
《显学》解评…………………………………………….139
《忠孝》解评…………………………………………….147
第五章 关于商鞅………………………………………….152
前言…………………………………………………….152
《更法》解评……………………………………………..156
《垦令》解评……………………………………………………….160
《农战》解评……………………………………………………….166
《去强》解评……………………………………………………….172
《说民》解评……………………………………………………….177
《算地》解评……………………………………………………….181
《开塞》解评……………………………………………………….185
《壹言》解评……………………………………………………….189
《错法》解评……………………………………………………….192
《战法》解评……………………………………………………….195
《立本》解评……………………………………………………….196
《靳令》解评……………………………………………………….197
《画策》解评……………………………………………………….201
《境内》解评……………………………………………………….206
《弱民》解评……………………………………………………….210
《君臣》解评……………………………………………………….214
第六章 关于荀子对王道和霸道的认识……. .. …………………………..217
《王霸》解评……………………………………………………….217
第七章 关于《世说新语》…………………. …………….. …………235
前言…………………………………………………………….. 235
清谈误国…………………………………………………………..235
祸世败家…………………………………………………………..240
“竹林七贤”……………………………………………………….245
贼头祖逖…………………………………………………………..250
似是而非…………………………………………………………..253
附:有关微言一束………………………………………….. ………257
第八章 关于《吕氏春秋》……………………………………………..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