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维煊
页数:288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84036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教师的视角与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 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总结, 包括对教育现象的思考、班主任工作的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等, 其中许多文章曾发表于各类期刊报纸, 经过重新梳理修订, 对教育工作者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本书特色
吴维煊著的《且行且思论教育》基于教师的视角与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总结,包括对教育现象的思考、班主任工作的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等,其中许多文章曾发表于各类期刊报纸,经过重新梳理修订,对教育工作者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目录
勿用“功利“评价教育,强化教育“责任”意识
运动式教育改革“造概念”与“真教改”的博弈
从夯实国家人力资源基础的高度拯救农村教育生态
让名师“特质”成为教育创新的“着力点”
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误区与对策
上下学之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
转变“降落伞”式的教育期待
如何让“禁补令”有效实施
关于管理——
由“认可焦虑症”催生的“GDP主义”教育管理
勿让教育督导只“督”不“导”
构建和谐教务处办公室生态的思考
“定期交作业”式的教科研考核向科学考核回归
名师与“官帽”间的畸形嫁接
让校长以教育家的身份出现在公共视野
让“教师例会”切实对接教师成长需求
关于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隐形课程中的立体教科书
校服:校园文化的柔性引领
微型图书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柔性引领
传统阅读:思考和反省的价值资源
多种形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随笔)
关于学校——
让学校成为师道尊严的捍卫者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丰富性的根基
解决农村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的对策
勿让“新校区”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紧箍咒”
勿让学校体育设施成为“稻草人”(随笔)
线上线下相融合是必然趋势(随笔)
关于师生——
班主任投入教室的时间与管理绩效的匹配
师生一对谈心量体裁衣的德育
评语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仪表管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宿舍室友矛盾产生原因及对策
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怎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要有教育的尊严与快乐(随笔)
教师惩戒权应受到法律保护(随笔)
蜡烛精神的“灰烬说”与“升华说”(随笔)
平衡男女教师比例应从源头抓起(随笔)
勿让家校微信群“信息超载”(随笔)
关于课程——
教育中“玩”的缺失对学生成长的制约
“事实孤儿”个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让“非正式空间”成为学生思想亮剑的舞台
把握“入校课程”的教育契机
离校课程毕业生需要的教育服务
校本课程: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随笔)
让“吃苦教育”回归教育本位(随笔)
“互联网+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随笔)
关于教学——
数学学习成本与收益二律背反关系的形成与对策
倡导“本色数学”,回归数学教育育人本真
摒弃肤浅的“实用主义” 领悟数学的核心价值
勿让“分数场”遮蔽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让数学赛课有效对接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珠算在数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传承
勿让信息技术遮蔽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
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
合理调整高职数学课程结构(随笔)
让教育幸福起来是课改的出发点(随笔)
关于职教——
用“间隔年”创新职业学校培养模式
多元评价:构建职业院校考试生态
中职校“控流保学”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施
职业学校何时迎来“条子生”?
关于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以促进农业中职发展的研究
尊重教育规律,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功能最大化
重视“宽进”,忽视“优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瓶颈
勿让“脏话”污染职业院校语言系统
勿将高职生当“研究生”培养(随笔)
以奖代补,把钱用在刀刃上(随笔)
中职校办“普高”——招生难催生的无奈之举(随笔)
后记
节选
《且行且思论教育》: 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虚不得,也假不得。套话连篇的报告、议而不决的会议、烦琐无比的各种表格、不得不敷衍了事的各种材料、接待不完的不请自到的各级领导……这些原本不应该存在于职业教育发展初级阶段的“累赘”,沉重地挤压着本不成熟的职业教育,这样不仅无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还会把职业教育挤压到扭曲、畸形的境地。减少行政干预,让职业学校成为一方净土,让校长潜心治学,是对职业教育最大的扶持! (三)无特色——职业学校的一大特色 各职业学校无论规模大小、公办民办,个个面目相似,经过统一标准评估后就更像了,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这个学校有的专业,那个学校也有,即使有的学校搞些“特色”,听起来很花哨,实质内容并不新鲜,只是换个说法而已。千校一面无特色,已成为职业学校一大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