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魏敏,魏杰著
页数:202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92233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汉语地位的不断提升,来华预科留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这需要我们从汉语教学内部做好准备以迎接这种挑战。2011年,学者李向农、万莹提出了“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并将之运用到华中师范大学的留学生预科汉语教育实践,取得了合格率的稳步提升,这值得做进一步的总结、完善、思考和研究。 《: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面向整个留学生预科汉语教育,由他们所提的四个模块,即课程设置模块、教材建设模块、课堂教学模块和教学形式模块的基础上,将保障内容归为管理模块,形成五个模块、两个层次结构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并以华中师范大学2013、2014级留学生预科班为对象,从实践层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汉语教学方法和新的观点。
作者简介
魏敏,副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湖北省语言学会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任教于武汉科技大学,任汉语教学与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主要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法、教育管理。发表论文20余篇,教材近十部,曾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曾先后参加了在美国、韩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行的汉语国际教学研讨会。
魏杰,女,硕士,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中共党员,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副主任。曾历任《交通科技》杂志社任责任编辑,人事处、科研处秘书及全国艺教指委艺术硕士通讯员。长期从事与文字相关工作,2009年11月获“国家艺教委优秀通讯员”三等奖,2012年4月获“国家艺教委优秀通讯员”一等奖。发表论文多篇,并参与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中的应用研究”(第二项目人)。
目录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概述
1.3 国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概述
1.4 国内预科汉语教育综述
1.5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第2章 对外汉语教学及其相关理论
2.1 心理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2.2 我国传统心理学理论及传统教学方法
2.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
第3章 教学模式的历史回顾
3.1 教学模式的定义
3.2 教学模式的特点
3.3 其他教学模式概述
3.4 留学生预科汉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第4章 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概论
4.1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理念
4.2 留学生预科汉语教学施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原因探究
4.3 五个基本模块概述
4.4 小结
第5章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若干教学实验
5.1 来华预科留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
5.2 关于拼音教学问题的调查
5.3 关于汉字教学问题的调查
5.4 三种课型比例搭配的录像课分析
5.5 教材评价调查
5.6 教学效果评价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留学生预科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主要内容
附录二:拼音调查的主要内容
附录三:汉字调查内容
附录四:教材评价主要内容
附录五:教学评价主要内容
致谢
节选
《《中国语学文库》: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 2.1.1 行为心理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2.1.1.1 行为主义心理学历史回顾 1913年,华生以《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向传统心理学宣战,对传统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的颠覆与革命,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该学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3-1930年,称为古典行为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华生、霍尔特、魏斯、亨特、拉什利等。其主要观点为坚持客观主义;以刺激一反应公式来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外周论:环境决定论。第二阶段是1930-1960年,称为新行为主义时期,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格斯里、赫尔、托尔曼、斯金纳等人为代表,主要观点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的观点解释中介变量。后期称为新的新行为主义,以赫尔、托尔曼、斯金纳等人的学生及助手,还有班杜拉、米契尔、罗特尔等人为代表,主要观点为:把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立的哲学基础主要有英法经验唯物主义、实证主义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影响。心理学史家韦特海默曾指出,虽然行为主义是美国最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但它的前驱在欧洲而不在美国。行为主义关于反射的观点最早可追溯到笛卡儿,他最早提出了反射和反射弧概念。笛卡尔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喊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口号,并提出刺激反应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本质,为反射学奠定了基础;此外,他的身心交感理论也奠定了行为主义机械作用论的基础。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对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思想影响很大。休谟的不可知论使华生对内省心理学产生了怀疑,并最终打败了铁钦纳的内省主义心理学。 “整个行为主义精神是实证主义的,甚至可以说行为主义仍是实证主义的心理学。”(黎黑,1990)实证主义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的一种科学哲学。它强调实证的重要性,认为光靠经验而得来的知识不可靠的,必须是证实过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并认为实证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而华生之所以提出研究行为而抛弃意识,就是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意识是不可观察、不确切、不实用的概念,它是不能用精确的方法加以研究,因此,只有通过直观观察到的行为才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实用主义和新实在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两个哲学流派,华生受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自觉的。新实在论产生于1910年,它是针对詹姆斯的复本理论提出来的,该派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它没有一个过程,同时,感觉和观念都是客观实在,心理活动同身体活动是同一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和行为也是同一的。其方法上主张把复杂而不清晰的问题变换研究十分明确的问题,用较低级现象代替较高级复杂现象来进行替换性研究。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与新实在论的这些观点是相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