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焕君,贾海生点校
页数:623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81153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礼义传统积淀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与秩序,从而形成了一种“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钱穆语)的生存方式。《礼记·曲礼上》对此有概括的说明:“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千百年来,正因为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对“礼”的认同与践行,不仅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彰显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面貌,也为人类社会树立了一个“礼义之邦”的文化典范。实际上,对“礼”的认同,体现了对文化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 在不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实力,强化精神归属,增强民族自信,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刻不容缓的要务。温故籍以融新知,继传统而阐新梦,大型专业古籍丛书的整理与编纂,分科别脉,各有专擅,蔚然已成大观。然而对于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的礼学文献的整理与编纂,至今仍付之阙如。即使偶有礼学文献被整理出版,因未形成规模而不成系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往往还被视为经学典籍,既不能反映中华礼学几千年的总体面貌与发展轨迹。也直接影响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重建体现民族精神的礼仪规范。醪澄莫飨,孰慰饥渴。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全体同仁为顺应时代要求,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愿精心整理、编纂传统礼学文献,谨修《中华礼藏》。
本书特色
王云路主编的《中华礼藏》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学术事业,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为了通过整理、编纂传统礼学文献,从中提炼出渗透了民族精神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为民族国家认同提供思想资源,为制度文明建设提供借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礼仪典范。








![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第一卷]鱼类-第一册(总第一册)无颌类-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5/20150402/B692136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