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越
页数:23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41769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本论文从七个方面展开阐述,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科学依据,从根本上讲,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即生产力标准或“三个有利于”标准。(2)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关键在于“质”,在“质”占主体的前提下,要合理确定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即“量”。(3)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绩效状况看,公有制经济虽然在某些方面比重有所下降,但其整体实力上升,控制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无论“质”与“量”都有显著提升,促进了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
刘越,男,于1975年2月23日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石佛镇柳沟村。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在河南大学经管学院财政金融系国际金融专业学习。1998年8月至2003年8月在河南省固始县泉河铺乡乡政府工作,国家公务员。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新疆财经学院经济系区域经济学专业学习。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在西南大学担任教学工作。其中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在上海财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2011年8月至今在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担任教学工作。于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晋升副教授。
本书特色
刘越编最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是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大量相关数据与实际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并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本书从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历史依据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科学依据,特别是理论依据,从马克思主义者的所有制理论、重新认识所有制、生产力标准、私有制的局限、公有制的成本与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和谐统一等六个方面来分析,指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现阶段各种不同的所有制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劣比较,特别是对现阶段私有制局限和公有制成本进行深入与细致分析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本书从“质”与“量”两个方面来界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本书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经济发展的数据实证分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本书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两者共同发展,特别是实证方面,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指标对公有制经济指标的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已基本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的共同发展格局,检验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
目录
第二章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述评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二节 学者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三章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科学依据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第二节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依据
第四章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界定第一节 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规定性与衡量标准第二节 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质”的分析第三节 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量”的分析
第五章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证分析第一节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现实第二节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分析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绩效分析第四节 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关系
第六章 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第一节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可以避免私有化倾向第二节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可以避免单一公有制的局限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