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水浒文化与黄淮海社会

封面

作者:潘守皎/14

页数:208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101684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小说《水浒传》的问世,水浒文化研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目的和主张,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诉求和伦理诉求。再加上研究形式的多元,因此,给人们理解水浒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带来困惑。因此,整体的、综合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和必然。相关学者对于水浒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但立足于地域文化,从本区域地理、社会、文化方面探究水浒好汉的人格特征以及水浒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的著作并没有出现。这正是本选题师徒达到的目的和预期。所以,本选题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梳理水浒文化的基本内容,并对其内涵、形成与发展阶段、特点诸方面进行阐述,力求涵盖关于水浒研究的所有基本成果并形成自己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二、对于水浒故事发生地的北宋的京东路即今天的黄淮海地区的人文、地理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并阐述其与水浒文化基本内涵的关系;三、对于水浒故事的本源以及流变进行认真的考证,并阐述其合乎逻辑的结论,其中有很多新的发现。总之,本书的预期的目标就是重新定义水浒文化的真正内涵,揭示水浒文化与黄淮海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的独特地理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以及宗教文化之间的复杂渊源关系。

作者简介

潘守皎男,山东梁山人。 1986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 中文系,1991至1992年入陕西 师范大学研修中国古代文学。 现任菏泽学院鲁西南文化研究 所所长、文学与传播系教授、 山东省水浒文化研究基地学术 带头人。近几年中,在教学工 作之余,他先后撰写了《中国 传统文化源流》、 《王禹偶评 传》、 《说宋词》和《晁补之 传》等学术著作4部,在国内外 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

本书特色

随着小说《水浒传.》的问世,水浒文化研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目的和主张,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诉求和伦理诉求。再加上研究形式的多元,因此,给人们理解水浒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带来困惑。因此,整体的、综合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和必然。相关学者对于水浒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但立足于地域文化,从本区域地理、社会、文化方面探究水浒好汉的人格特征以及水浒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的著作并没有出现。这正是本选题师徒达到的目的和预期。所以,本选题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梳理水浒文化的基本内容,并对其内涵、形成与发展阶段、特点诸方面进行阐述,力求涵盖关于水浒研究的所有基本成果并形成自己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二、对于水浒故事发生地的北宋的最路即今天的黄淮海地区的人文、地理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并阐述其与水浒文化基本内涵的关系;三、对于水浒故事的本源以及流变进行认真的考证,并阐述其合乎逻辑的结论,其中有很多新的发现。总之,本书的预期的目标就是重新定义水浒文化的真正内涵,揭示水浒文化与黄淮海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的独特地理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以及宗教文化之间的复杂渊源关系。

目录

概说
第一章 从巨野泽到梁山伯
第二章 历代“强盗”们的乐园
第三章 宋江起义与梁山泊
第四章 走出梁山伯的悲剧 
第五章 远古黄淮海地区的淳厚民风
第六章 秦汉以来民风的渐变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民风的二元特征
第八章 隋唐时期黄淮地区豪杰之风的兴起
第九章 五代至北宋时期蔓延的“盗风”
第十章 黄淮海地区儒家思想承传与《水浒传》
第十一章 《水浒传》与黄淮海地墨家文化遗韵
第十二章 黄淮海兵家文化的传承与《水浒传》
第十三章 黄淮海道佛文化传播与《水浒传》
第十四章 水浒文化的时空记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水浒文化与黄淮海社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2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