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重光编
页数:253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1962
ISBN:97871030034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试用教材:音乐理论基础》为中等音乐学校编写的“基本乐理”试用教材,书中重点介绍了五线谱的乐理知识,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音律、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奏、节拍、音乐的速度与力量、转调、移调、装饰音和旋律的知识。同时还有简谱及工尺简介,常用音乐术语等。内容丰富,简明。
本书特色
《音乐理论基础》由李重光编,是为中等音乐学校编写的“基本乐理”试用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本院视唱练耳教研室对其中个别章节曾进行过研究与讨论,在61年8月的音乐教材会议上也曾进行过审议,并根据教材会议的意见与要求,重新作了修改与整理。
目录
第一章音及音高
第一节音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第三节音的分组
第四节音域及音区
第二章音律
第一节十二平均律
第二节五度相生律
第三节纯律
第四节自然半音和自然金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第五节等音
第三章记谱法
第一节音符与休止符
第二节五线谱
第三节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第四节谱号
第五节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
第六节变音记号
第七节省略记号
第八节演奏法的记号
第四章调式总论
第一节调式音阶调调性
第二节调武音级及其特性
第三节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
第四节调式的多样性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第五章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第一节五声调式
第二节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
第三节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四节六声调武
第五节七声调式
第六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音级的名称和标记
第七节同宫系统各调
第八节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
第九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六章大调式和小调式作品中调的明确法
第一节大调式
第二节小调武
第三节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第四节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五节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
第六节同主音大小调大小调的比较
第七节各类大小调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八节特种自然大小调
第九节作品中调的明确法
第七章音程
第一节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第二节音程的级数和音数
第三节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第四节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五节音程的转位
第六节构成和识别音程的方法
第七节等音程
第八节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九节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第十节调式中的音程
第十一节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十二节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八章和弦
第一节和弦
第二节三和弦
第三节七和弦
第四节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第五节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第六节等和弦
第七节调式中的和弦
第八节和弦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九章节奏节拍
第一节节奏节奏型
第二节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第三节重音节拍拍子小节
第四节切分音
第五节单节拍和单拍子单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六节复节拍和复拍子强拍与次强拍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七节混合复节拍及混合复拍子混合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八节变换节拍和变换拍子
第九节交错节拍自由节拍1/4拍子板眼及板眼符号
第十节声乐曲中一的音值组合法及组合法中的例外情况
第十一节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十章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第一节速度的标记
第二节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力度标记
第四节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十一章转调及交替调式
第一节转调的总概念
第二节转调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转调的类别
第四节调的关系
第五节交替调式
第十二章调式变音与半音阶
第一节调式变音
第二节半音阶
第十三章移调
第一节移调的应用
第二节移调的方法
第十四章装饰音
第一节倚音
第二节波音
第三节回音
第四节颤音
第十五章关于旋律的知识
第一节旋律
第二节旋律发展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旋律进行的方向旋律的高潮
第四节旋律的分段
第五节乐曲的基本形式
(附录一)简谱及工尺谱简介
(附录二)常用音乐术语一览表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音及音高
第一节 音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试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