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生的希望-海上搜救回访录

封面

作者: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编

页数:200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141354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惠海泽航,服务大局发展;人本至善,坚守初心不移。201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全年共组织协调搜救行动2076次,成功搜救遇险人员15261人,圆满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任务的应急保障工作,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交通运输部党组要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讲好交通故事,全面推进核心价值倡导、文化品牌培育工作。为此,我们整理汇编出版此书,在对“十二五”时期海上搜救工作进行系统回顾的同时,对搜救故事进行了梳理。沿着搜救文化建设的脉络,通过对搜救组织管理者的深度访谈,深入挖掘搜救文化的内涵;通过对搜救志愿者的采访,让读者切身体会搜救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量;通过对10位劫后重生者的回访,让大众深刻体会政府所提供的及时救助给遇险者生命安全带来的保障及给其价值观等带来的重塑。本书从不同的方面展现海上搜救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在保障出行安全、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们注重发挥搜救文化输出的辐射力,积极向国际海事组织推荐申报“海上特别勇敢奖”,让更多的国际同行了解中国的搜救故事、搜救英雄,赢得了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惠海泽航、人本至善”海上搜救文化的灌溉和滋润下,一批又一批海上搜救人用他们无声的行动,有力地诠释着海上搜救人的铮铮誓言:用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准确的信息情报、用最科学的决策制定最完善的施救方案、用最有效的手段配备最精干的搜救力量、用最满意的效果回馈最关切的社会期待,为搜救事业注入不竭动力,营造了全社会广泛支持、普遍参与海上搜救的良好社会氛围。 谨以此书,献给奋战在海上搜救一线的工作者和志愿者,并致以崇高敬意。本书也可作为行业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搜救业务培训等的辅助教材。

本书特色

《生的希望(海上搜救回访录)/重生系列》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编,在对“十二五”时期海上搜救工作进行系统回顾的同时,对搜救故事进行了梳理。沿着搜救文化建设的脉络,通过对搜救组织管理者的深度访谈,深入挖掘搜救文化的内涵;通过对搜救志愿者的采访,让读者切身体会搜救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量;通过对10位劫后重生者的回访,让大众深刻体会政府所提供的及时救助给遇险者生命安全带来的保障及给其价值观等带来的重塑。本书从不同的方面展现海上搜救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在保障出行安全、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们注重发挥搜救文化输出的辐射力,积最向国际海事组织推荐申报“海上特别勇敢奖”,让最多的国际同行了解中国的搜救故事、搜救英雄,赢得了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目录

一、惠海泽航人本至善惠海泽航人本至善——全国海上搜救“十二五”发展成就扫描
二、海上搜救文化访谈文化引领惠海泽航——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做当代妈祖守海峡平安——访福建海事局局长、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何易培传承“红船”救生文化呵护长江水上交通安全——访长江海事局局长、长江干线水上搜救协调中心主任阮瑞文
三、重生——海上搜救获救人员系列回访录重生——开栏的话唐文龙:善待家人好好活着朱逸希一家:怀着感恩的心起航林绍广:重塑生命的意义俞清瀚:触底人生待反弹圆圆:幸福值得倍加珍惜于家强:第二次生命不能虚度司宏强:多陪家人是最大的福气欧涵:不负二次生命做中德交流使者邹陈浩:救助是无悔的选择张德忠:安心过好每一个好日子
四、搜救志愿者缩影Volunteers turn tide for stranded sailors(附译文)坚守初心善行天下——“平安水鬼”郭文标水无情人有义血更浓——记河南省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发起人、队长黄伟
五、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特别勇敢奖”获奖一览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特别勇敢奖”获奖一览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的希望-海上搜救回访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2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