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技术与人文理念

封面

作者:本书编委会

页数:539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121925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技术与人文理念》梳理了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的八大绿色人文理念,探讨了史前时期、夏商周三代和封建社会中国聚落演化的基本轨迹,并总结了“中国传统民居适应地形(地貌)的绿色营建经验”、“中国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经验”以及“中国民居应用地方材料的经验”。全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

本书特色

周若祁、赵安启主编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技术与人文理念》梳理了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的八大绿色人文理念,探讨了史前时期、夏商周三代和封建社会中国聚落演化的基本轨迹,并总结了“中国传统民居适应地形(地貌)的绿色营建经验”、“中国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经验”以及 “中国民居应用地方材料的经验”。全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人文理念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建筑自然观
第二节 崇尚“节俭”的建筑道德观
第三节 诗意“乐居”的建筑审美观
第四节 “因地制宜”的建筑规划与设计思想
第五节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建筑材料持续利用思想
第六节 注重“形胜”、“武备”和防灾的建筑安全意识
第七节 风水中的环境选择意识
第八节 人居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
注释

第二章 中国古代聚落演化的基本轨迹
第一节 中国史前时期聚落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聚落的发展轨迹
第三节 封建社会聚落演化的轨迹
注释

第三章 中国传统民居适应地形(地貌)的绿色营建经验
第一节 中国不同地貌区的民居类型及分布
第二节 北方传统民居适应地形(地貌)的绿色营建经验
第三节 南方传统民居适应地形(地貌)的绿色营建经验
注释

第四章 中国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经验
第一节 中国不同气候区的民居类型及分布
第二节 北方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经验
第三节 南方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经验
注释

第五章 中国传统建筑应用地方材料的经验
第一节 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
第二节 中国夯土建筑技术
第三节 窑洞民居的营建经验
第四节 生物资源性材料的应用
第五节 石材的应用
注释

节选

  《中国民居建筑的绿色技术与人文理念》:  洛邑,包括“王城”和“成周”两座城邑。“成周”始建于周成王七年,是由召公负责“相土”,即勘察工作,由周公旦负责营建的。建设“成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殷顽民”,传说周公派八师兵力进驻成周,监视强迫迁移到此地的商朝贵族。“王城”始建于周武王灭商之后,周成王时有召公、周公负责扩建,它是西周时期的东都、东周时期的都城。据考古勘察,王城位于今河南洛阳涧河两岸、王城公园一带。王城北城墙保存完好,全长2890米,城墙外挖有城壕。估计郭城周长15公里,基本是南北长、东西宽的形状。王城遗址中部偏南有密集建筑群遗迹,可能是宫殿区。据历史文献记载,西周在建设洛邑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城市选址问题,还进行了“卜居”、“卜宅”、“卜食”活动,反映了西周时期人们在聚落选址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条件和笃信卜筮,有强烈的求吉避凶意识。  西周时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城邑建设的礼制制度。《周礼》《亦称《周官》)对“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官室车服器械”等都有详细的规定。据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匠人》篇记载,西周的王城规划制度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这个王城规划制度反映了不少西周时期的都城建筑文化,官城位于王城中央,象征王者至ZUN;“左祖右社”表达着敬天法祖思想;“面朝后市”体现着重义轻利思想;规划制度都用“九”、“七”、“五”之数,体现着奇偶阴阳和尊卑等级观念。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技术与人文理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2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