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常江,杨奇光著
页数:207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57156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框架结构新颖,重点突出口语表达的四个关键环节——“听辨”、“描述”、“叙述”和“评论”。此外,本书还涉及语音的基本知识、发声技巧以及口语表达中的口误与伦理等内容。本书的编写特别注重对于能力的训练,主要内容均来源于国内重点大学专业课堂教学一线的珍贵成果,并在最大程度上模拟了“一对一”式的现场教学。本书既可用于广播电视方向的专业教学,也可作为希望提升口语表达者的指导。
作者简介
常江,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日内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
本书特色
常江、杨奇光编最的《口语表达基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核心教材)》是一部旨在讲授即兴口语表达原理和技法的教科书,通过听辨、描述、叙述、评论四个模块的实战训练,使学习者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面向传媒的即兴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
本书适用于有志从事广播电视、互联网视听节目、直播类自媒体等行业的青年学子,以及其他对视听传媒行业感兴趣的人士。
目录
绪论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发展——从原始人社会到数字化时代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意义——思维能力与个人魅力的展现第三节 口语表达的挑战——去中心化对专业主义的呼唤
第一章 口语语音基础知识第一节 语音的概念与性质第二节 汉语普通话第三节 声母与韵母第四节 声调与音变第五节 方言辨音
第二章 口语表达发声技巧第一节 口语表达发声概说第二节 吐字与气息第三节 重音与停顿第四节 连接与表现
第三章 表达现场的信息捕捉——听辨第一节 实时语境中的倾听第二节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第四章 真实客观的展示介绍——描述第一节 空间描述的话语逻辑第二节 描述的差异化第三节 描述的情境化
第五章 核心内容的语言组织——叙述第一节 叙述的思维方式第二节 叙述的结构方式第三节 叙述的语言风格
第六章 个性鲜明的观点表达——评论第一节 即兴口语评论的语言特点第二节 即兴口语评论的组织技巧第三节 即兴口语评论的个性表现
第七章 口语表达失畅的原因与应对第一节 大脑空白话语骤停——卡壳第二节 言不由衷啼笑皆非一口误第三节 脱口而出毫无意识——口头禅第八章 口语表达的个人素养与道德伦理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个人素养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道德伦理
附录附录一:普通话水平测试附录二:新华社规定45个禁用词(第一批)
后记
第一章 口语语音基础知识第一节 语音的概念与性质第二节 汉语普通话第三节 声母与韵母第四节 声调与音变第五节 方言辨音
第二章 口语表达发声技巧第一节 口语表达发声概说第二节 吐字与气息第三节 重音与停顿第四节 连接与表现
第三章 表达现场的信息捕捉——听辨第一节 实时语境中的倾听第二节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第四章 真实客观的展示介绍——描述第一节 空间描述的话语逻辑第二节 描述的差异化第三节 描述的情境化
第五章 核心内容的语言组织——叙述第一节 叙述的思维方式第二节 叙述的结构方式第三节 叙述的语言风格
第六章 个性鲜明的观点表达——评论第一节 即兴口语评论的语言特点第二节 即兴口语评论的组织技巧第三节 即兴口语评论的个性表现
第七章 口语表达失畅的原因与应对第一节 大脑空白话语骤停——卡壳第二节 言不由衷啼笑皆非一口误第三节 脱口而出毫无意识——口头禅第八章 口语表达的个人素养与道德伦理第一节 口语表达的个人素养第二节 口语表达的道德伦理
附录附录一:普通话水平测试附录二:新华社规定45个禁用词(第一批)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