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刚
页数:232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5640083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半路出家的汽车人、一位政府官员出身的民营汽车企业老总所记录、所描绘的中国人享受汽车,以及遭遇汽车附属产品——堵车、赛车、修车的心路历程。它不仅仅讨论汽车或车市,也讨论国人遭遇汽车时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感悟,引导人们享受正确、舒适、高品位的汽车生活。当然,它不是汽车编年史,而是一部中国汽车散文杂记,从社会心理的地平线观察汽车社会,杂议车市万千气象,归拢汽车生活百态。
作者简介
徐刚,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汽车文化学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毕业,1961年生,曾任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总会计师。2002年5月,辞官下海任吉利集团CEO,全面负责集团日常经营及管理工作,被评为中华十大管理英才和中国汽车业最佳民营企业CEO。2004年9月起,全面主持上海华普汽车的发展与管理。获“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和“上海市十大经济人物”称号。
本书特色
中国第1本深入探讨汽车文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专题著作。
汽车社会,其实是人的社会。《汽车改变中国》一书,是一位半路出家的汽车人,一位政府官员出身的民营汽车企业老总所记录、描绘的中国人享受汽车,以及遭遇汽车附属产品:堵车、赛车、修车的心路历程。它不仅仅讨论汽车或车市,也讨论国人遭遇汽车时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感悟,引导人们享受正确、舒适、高品位的汽车生活。当然,它不是汽车编年史,而是一部中国汽车散文杂记。它从社会心理的地平线观察汽车社会,杂议车市万千气象,归拢汽车生活百态。
郭孔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同是汽车人,感悟别样深;难得有此书,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汽车社会作了探索,给自主造车业的甜酸苦辣做了注解。作者以业界亲历者的倾诉口吻,夹叙夹议,自然舒卷,娓娓道来,读来让人倍感真实,可谓开卷有益。李庆文 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为造中国人自己的轿车而弃官从商,为探求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道路而不断思考,为创造海派汽车文化而激情澎湃。这一切,以新鲜的思想、流畅的笔调、真挚的情感倾诉,落在了纸上。读着这些文字,除了会获得重大启迪,还会有感情的交流和境界的提升。江南春 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谈及汽车,别人看到的是庞大的市场机遇与惨烈的市场竞争,徐刚身临其境却超乎其外,身为民营汽车企业老总,能洋洋洒洒从中国百年汽车历史写到中国人遭遇汽车、享受汽车的种种心路历程,从万千百态的心理特质到创建和谐的汽车文化,使人看到了徐刚认真的本性。尤其是以生活态度、生活感悟的独特视角解构中国汽车社会,深入汽车文化和人性需求腹地,体认中国自主汽车成长之路,使我们看到了汽车——正在改变中国。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
徐刚的可贵之处不仅是他辛苦经营着一个自主汽车企业,更可贵的是他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是他把苦苦探索的问题变成文字让人共思。我衷心地希望他思考的问题能够早日得到解答。武常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汽车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呼吁汽车文化的诞生。人如其车,车如其人。而作为造车人的徐刚先生首先提出和推广建立中国的汽车文化,从此使得中国的汽车有了文化和生命的活力。葛红兵 上海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
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汽车文化的书——我们许多人正在用车或者渴望用上车,但是,我们未必真的知道和车有关的一切。徐刚是个有梦的人:汽车曾经改变了美国,他希望汽车能改变中国。他还相信,汽车改变中国首先是从汽车文化开始。《汽车改变中国》,这本书就这样改变着我们。
目录
自序
中国自主汽车业有没有自己的文化? 前言
第一章 会转型
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社会”
骑着“永久”说“奔驰”
世界各国的第一辆汽车
汽车礼让行人是汽车社会的标志
年轻人撑起车市一片天
个人所得税改革与车市兴衰
海派汽车的精髓——享受海派生活
也谈每月少开一天车
小排量解禁:自主企业的春天到了吗?
相关链接
世界汽车十大历史人物
第二章 中国制造
自主汽车路在何方
“市场换技术”破灭之后
自主汽车的创造力来自哪里?
专访精粹:拿什么来完成差异化
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业不能姓外
没有自主研发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自主的标准等于没有自主
汽车制造业“自主”之争
创上海名牌国民车
突破就看自己的
诚信发展是必由之路
质量不是检出来的
质量不相信眼泪
自主创新展宏图
期盼心中的蒙娜丽莎
研发须满足市场需求
采购工作相当重要
专访精粹:不把成本的增加转嫁给消费者
速度不够快
相关链接
中国汽车50年经历的三部曲
第三章 民族造车人
从官办到民享的造车文化
我们为谁造车?
从汽车召回看公民权利
海域——最超值的海派汽车
欢庆六周岁
自主企业:快鱼吃慢鱼
中西合璧才是真
西湖边一个不平常的早晨
新沪商:只有勤,方能补拙
变速器与太极拳
童真之心想战略
执行越简单越好
战略远景是CEO的基本功
六六大顺迎司庆
功夫扎实出细活
司庆感言
相关链接
关注成长中的汽车文化
第四章 汽车价值观
身份符号还是代步工具
挣多少钱才够买车
买车听自己的
先买车还是先购房
小排量车的原罪
蓝枫不是宝马
相关链接
中国古代的乘舆制度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文化
第五章 中国式难题
自由与尴尬并存的汽车生活
汽车生活自由吗?
买车背后的文化暗流
什么样的汽车最安全
一条大路隆隆而过……
网络汽车论坛:我们了解多少?
汽车服务:应重品牌经营
美国“汽车售后市场”经验借鉴
汽车售后市场非常广阔
第六章 汽车的魔性
汽车与人类的冲突
侃油价聊心态
专访精粹:油价上涨改变消费者购买行为
舒马赫也只开2.9
油电混合动力是现实的选择
节油牌如何打
节油者赢天下
为《上海汽车新能源推进项目指南》叫好
第七章 车文化传播
以民为本的文化思维
每一辆车背后都有一座城市
时尚汽车要和生活共鸣
谨慎出口非常必要
贴近市场
海派汽车的利基:差异化营销
用户满意度:让幸福指数衡量营销工作
喉咙痛,我的西博会车展印象
动员大会鼓干劲还是非常需要的
雄关漫道从头越
汽车业的竞争是马拉松比赛
出口更要珍惜中国人的声誉
专访精粹:营销,先卖文化再卖汽车
第八章 汽车分男女
女人不是花瓶
汽车分男女吗?
什么是女性车?
汽车女人观
汽车和女性有多搭介?
海炫——中国第一女性车缔造“她时代”
女性车是炒作吗?
汽车设计何必忌讳性别?
专访精粹:一切细节都为她
相关链接
慈禧:汽车跑这么快吃多少草?
从吉斯到红旗:宋庆龄偏爱“国货”
“女性·汽车·生活”女性车征文精选
第九章 汽车分男女
男人都有梦想
男人与赛车
赛车运动平民化
都市跑车主义来临
海迅——最具运动味道的轿车
为华普赛车队加油
相关链接
烧钱的Fl
第十章 海派汽车孺子牛
“男”老徐的博客
谈理想(一)
谈理想(二)
以华普为家的员工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与实习大学生谈心
花园式工厂
幸福在于追求的乐趣
九十岁的美女球迷
青蛙为何夜鸣
向刘翔学习
细节很关键
公司党委要成立了
我的博客生活(共七篇)
2018年的汽车社会(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