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苏)马克西姆·高尔基著
页数:328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100890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小说通过对作家童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 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一颗伟大心灵成长的历程,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底层民众生活的贫苦。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
俄罗斯作家,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1868年生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三岁丧父,随母迁居,与外祖父母一同生活至十岁。后进入社会,四处打工谋生,并通过阅读书籍自学文化知识。
1892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并使用“马克西姆·高尔基”作为笔名,此后从事新闻出版工作。
1913年写作《童年》。
十月革命后,他受命负责文艺方面工作,组织起“提高学者生活水平委员会”,保护受到饥饿、寒冷和政治无常威胁的知识分子。
1921年,因政治分歧,列宁劝他“到国外去休养”,因此离开莫斯科去往西欧。
1924年移居意大利。
1927年苏联科学院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称号。
次年为庆祝他的60岁生日,他的家乡下诺夫哥罗德更名为高尔基市。
1936年6月18日在家乡病逝。
本书特色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之一,以最人称视角记述了一位俄罗斯少年的成长经历。
这部作品的创作以作者本人真实经历为基础。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随母迁居,与外祖父母一同生活,其后陆续经历家中失火、舅舅分家、母亲改嫁等诸般变故。虽命途多舛,幸而有善良能干的外祖母陪伴,在她那里充分得到爱的温情,感受到人性中的善,也从她那里学会真诚、坚忍的品格,以及苦中作乐、积极化解困境的乐观精神。后母亲因病过世,外祖父母没有能力继续赡养,只得进入社会自谋生路,也没有丧失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对他人善意的认可。
在这部作品中,高尔基通过儿时的眼睛观察着旧时俄罗斯家庭生活中光怪陆离的种种事件–有些在大人眼里早已习以为常,在孩子眼中却色彩缤纷–以及构成这些事件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亲人、家佣、乡邻,无不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尤其是聪明能干、善解人意的外祖母形象,温暖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本版《童年》系俄文定本直接译出,附译者苑听雷先生千字导读、人物关系图、地理示意图等多幅插图,帮助读者更好地读懂、理解这部百年经典。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25/20250318/1/B9524259.jpg)


![陪孩子一起玩乐童年-[童年离不开玩乐 玩乐见证了童年]-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4/20140514/B581886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