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涌现.学生建筑设计作品

封面

作者:尼尔.林奇

页数:199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1120852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伯纳德·屈米曾经将建筑学院描述成进行各种探索的实验室。近年来建
筑文化中许多最精彩的发展都源自建筑学院的教室。许多世界上最前卫的建
筑师都投身于建筑教育,这一现象也决非偶然。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
授和学生都能从彼此身上学到许多。因此,我们不该轻视建筑学院。认为他
们只是提供外部“真实世界”建筑实践的“低版本”。相反,我们应该认识
到:建筑学院不仅仅是教学场所,而且还是极为独特的实验场所。
20世纪的建筑史可以被解读为一部各种思潮学派史——换言之,是各个
建筑学院对专业实践产生影响的历史。因为,建筑学院已经成为当代建筑领
域各种创新、突破的发源地。包豪斯学院可以作为此方面最典型的例证。自
20世纪上半叶以来,该学院的影响大大超越了其地域和实际存在的时间。包
豪斯的许多教师,如原来的院长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后
来都移居美国,并使包豪斯精神在诸如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伊利诺伊理工学
院等得到了延续。包豪斯作为一个实体机构,迫于纳粹统治而关闭。但作为
一个思潮学派。却继续在各方面产生影响。
包豪斯精神的核心观念——建筑学院是进行科学技术实验探索和描绘乌
托邦式社会理想的场所,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了许多学院的认可。而包豪斯
精神最著名的继承者则是伦敦的建筑联盟建筑学院。20世纪60年代,是充满
披头士、迷你库伯轿车、迷你短裙、协和式飞机和建筑电信派等各种新奇事
物的时代,建筑联盟在其最知名的主席阿尔文·博雅尔斯基领导下,在上述
令人眼花缭乱的环境中,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的
先锋派建筑学院。我们只需看看曾在那里学习过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
、扎哈·哈迪德、本·范贝尔克,还有曾在那里教过书的富有灵感的老师—
—丹尼尔·里伯斯金、伯纳德·屈米,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伊莱
亚斯·曾格利斯和彼得·库克,即可知建筑联盟在当今世界建筑领域影响之
大。
接踵而来的是上述观念在前卫建筑教育发展中的第二次增殖——把握无
限的建筑想象力,并且将前卫建筑教育的概念转化为一项全球性的商业运作
。许多建筑联盟的老师——朗·黑伦,彼得·索特、尼格尔·柯尔兹和彼得
·库克,都成为伦敦其他建筑学院的领导。但是,或许最终还是在美国,建
筑联盟的影响经由诸如伯纳德·屈米、雷姆·库哈斯这些建筑联盟的前教师
才得以广为传播:他们在对建筑教育的本质和结构体系进行再定义方面发挥
了领导作用。
1988年, ……

作者简介

尼尔·林奇是一位建筑师兼理论家,他曾执教于包括伦敦的建筑联盟建筑学院、德国的德绍建筑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康奈尔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在内的世界多所学术机构。其著作包括《建筑麻醉学》(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出版)、《千年文化》(伊利普西思出版社1999年出版)、《中国》(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忘掉海德格尔》(派迪亚出版社2006年出版)和《伪装》(麻省理工学院2006年出版):曾与他人合著《玛思潘滋》(建筑基金出版社2000年出版)、《数字建筑学》(怀利出版社2004年出版)和《快进·热点·智囊组》(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并编辑过《建筑的反思》(劳特利奇出版社1997年出版)、《建筑与革命》(劳特利奇出版社1999年出版)、“空间的象形文字》(劳特利奇出版社20O3年出版)和《为数字世界而设计》(怀利出版社2002年出版):他还是阿尔伯蒂的《建筑艺术十书》(麻省理工学院1988年出版)的译者之一。

目录

前言
数字实验室——尼尔·林奇
非线性建筑探索一徐卫国
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
英国伦敦大学巴特利特建筑学院
荷兰贝拉罕建筑学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院
美国康奈尔大学
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
德国德绍建筑学院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日本京都大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小组
法国巴黎玛莱珂建筑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
美国莱斯建筑学院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技术大学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建筑研究中心
中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与城市设计系
奥地利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索引
编者简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涌现.学生建筑设计作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