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古典舞音乐研究

封面

作者:李莘著

页数:213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060460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舞音乐研究》非常强调将音乐研究与舞蹈实践紧密结合。研究重点落实在具体的舞蹈训练音乐和舞蹈剧目音乐上。依据舞蹈动作来分析音乐,根据音乐来反观舞蹈,以双视角观察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状态。研究分析的对象全部来自于成熟的古典舞课堂训练和多年来的代表性优秀剧目。

作者简介

  李莘,江苏省常州人,大学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2005年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博士学位。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历年来承担大学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学院的各类课程达10门,获得各类教学、科研奖项共计9项。先后在《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万字。  独立出版专著《自为风气自变迁》《中国古代乐舞的音乐呈现》,合作出版《京西幡会幡乐》《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研究》等著述。  2010年合作出版教材《曲式与舞蹈音乐分析》,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荣誉称号。2013年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参加“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2013年荣获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本书特色

李莘编著的《中国古典舞音乐研究》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青年拔尖人才”资助项目课题成果。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但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选取、编创最合适、最贴切的古典舞音乐,也同时成为了古典舞教学和编创过程中的难题和瓶颈。本课题立足于多年教学的实践积累,着力阐释和论证古典舞音乐的特征和形态、并在音乐的合理选材和有效使用方面进行细致具体的分析、研究和例证。书稿中含有一定比例的乐谱。针对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和表演实践特点,从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角度专门研究和分析中国古典舞音乐需要具备的音乐形态学条件、乐学、美学特征,并对以往优秀古典舞作品中的舞蹈音乐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舞蹈音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舞蹈“时、空、力”要素在中国古典舞音乐中的体现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音乐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音乐与舞姿动律结合的具体形式——调式
第二节 音乐与舞姿动律结合的具体形式——速度节奏旋律线基本风格
第三节 音乐与舞姿动律结合的具体形式——流动顿挫
第四节 音乐与舞姿动律结合的具体形式——气韵连接
第五节 中国古典舞教学编创中对我国传统音乐资源的运用

第三章 原创舞蹈与原创配乐高度契合的范本——女子独舞《昭君出塞》
第一节 对题材的选择
第二节 创作特点
第三节 音舞结合的具体分析

第四章 古代宫廷乐舞的重塑——女子群舞《霓裳羽衣舞》
第一节 彼此交融的审美意象:《月儿高》与《霓裳羽衣舞》
第二节 音舞综合分析

第五章 二胡协奏曲在古典舞作品中的成功运用(一)——男子独舞《秋海棠》
第一节 新时期二胡协奏曲创作的发展对古典舞配乐的影响
第二节 二胡协奏曲《乱世情侣》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第三节 舞蹈配乐剪辑中的解构与重构——男子独舞《秋海棠》
第四节 音舞结合的具体分析

第六章 二胡协奏曲在古典舞作品中的成功运用(二)——双人舞《新婚别》
第一节 《新婚别》文学、音乐、舞蹈三个文本的嬗变及对比
第二节 音舞结合的具体分析

第七章 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纯节奏性古典舞配乐——男子四人舞《秦王点兵》及男子独舞《秦俑魂》
第一节 绛州鼓乐与古典舞中秦俑形象的深度契合
第二节 音舞结合的具体分析

第八章 拆合、拼接模式在古典舞配乐中的运用——女子独舞《爱莲说》
第一节 “沉鱼”、“落雁”音乐形象的合并与转化
第二节 音舞结合的具体分析

第九章 交响编舞法在古典舞编创中的实践——群舞《黄河》
第一节 古典舞编创对于革命题材新音乐史诗的突破性运用
第二节 交响编舞法在作品中的运用

附录 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乐谱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古典舞音乐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1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