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与反思

封面

作者:王文长主编

页数:291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780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贫困趋势反映了全面经济发展实绩的趋势,经济情况好的地区贫困情况在减轻,相反贫困却在加重,这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一种积累性后果。减轻贫困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经济政策,政府对于增长和分配格局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行选择时,需要对增长与贫困做出权衡;但是这种权衡有时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只要政策得当,穷人能够得益于增长并致力于增长,进而使增长、分配和减轻贫困的目标统一起来。

作者简介

王文长: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立足民族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开始尝试用民族的视角、发展的观点来阐释经济现象,《民族视角的经济研究》、《开发经济学》等一批专著,表明他对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有着独到看法和解决途径。

本书特色

王文长主编的《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与反思》分五篇共十三章,内容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战略意义、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特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分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政策演进、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践等。

目录

第一篇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形势和环境第一章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第一节 国际形势第二节 国内形势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战略意义第一节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第二节 稳固边疆,保障国家安全第三节 实施反贫困战略,推动人权事业进步
第二篇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与分类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第一节 贫困的定义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特征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深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政治敏感性高第三节 人文因素影响显著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特征成因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分类第一节 按环境特点划分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类型第二节 按致贫原因划分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类型第三节 按贫困程度划分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类型
第三篇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第六章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政策演进第一节 扶贫艰难摸索阶段(1949—1977年)第二节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第三节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第四节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第五节 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扶贫开发新阶段(1001年至今)第七章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践第一节 救济式反贫困第二节 开发式反贫困第三节 参与式反贫困第八章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成效及经验第一节 输血式反贫困的成效及不足第二节 开发式反贫困的成效第三节 参与式反贫困的成效第四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主要经验
第四篇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反思第九章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指导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具体模式存在的问题第十章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一节 旧的利益格局仍未打破第二节 制度偏好挤压市场空间第三节 制度制定程序不健全,制定者权责不对称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缺乏自主调控第五节 贫困个体参与性差第六节 财政扶贫投入严重不足第七节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制度内部缺乏有效配合
第五篇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新攻略第十一章 重新评估现代生活环境的内涵与反贫困可能动员的资源第一节 现代生活环境的新内涵第二节 评估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可利用的资源第十二章 加快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资源”的开发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第二节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带动居民增收第三节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第十三章 推动兴边富民行动与反贫困相结合第一节 兴边富民行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效果第二节 进一步加深兴边富民行动与反贫困的联系程度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与反思》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1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