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编著;关正文策
页数:149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448465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 成语里的鸡鸭牛羊(儿童彩绘版)/中国成语大会》收入的成语,都和鸡鸭牛羊有关。它将带你进入智慧成语世界,你会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从“丧家之犬”的股市中体会孔子坚守理想、百折不回的精神;感悟祖先的智慧,明白“狡兔三窟”中蕴含的应变和自保办法;辨析易错成语,掌握“舔犊之爱”“黔驴技穷”等的准确用法;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知道“雕虫小技”雕的到底是什么虫。
本书特色
华夏文明是薪火相传的,而我们却数典忘祖、抱残守缺。成语雅俗共赏,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坚持下去,时间久了,便“化成天下”,价值就会展现出来。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成语是前辈凝练下来的文化遗存,但它不是死文物,而是活文化,我们的生活多可以用成语来表达。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典故,浓缩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成语虽然来自我们的祖先,来自先贤,但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血脉,这才是成语的魅力所在。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成语是有温度、有倾向性、有褒贬的。从根本的正道沧桑讲,准确地把握成语的内在含义,才是继承和使用成语最好的方式。
——毕淑敏(著名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目录
呆若木鸡
嫁鸡随鸡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杀鸡取卯
闻鸡起舞
牛
对牛弹琴
汗牛充栋
九牛一毛
牛郎织女
舐犊之爱
牛头马面
羊
六畜兴旺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亡羊补牢
驴
博士买驴
黔驴技穷
马
鞍前马后
伯乐相马
害群之马
汗马功劳
老马识途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千军万马
塞翁失马
走马观花
狗
丧家之犬
鸡鸣狗盗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挂羊头,卖狗肉
兔
狡兔三窟
守株待兔
鱼
浑水摸鱼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卧冰求鲤
鱼贯而入
鱼目混珠
缘木求鱼
虫
雕虫小技
蚍蜉撼树
蜻蜓点水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蚁穴溃堤
成语欢乐谷参考答案
成语小状元
成语小擂台
节选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 成语里的鸡鸭牛羊(儿童彩绘版)/中国成语大会》: 呆若木鸡 智慧故事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娱乐游戏,就是让两只大公鸡互斗,人们在旁边观看取乐,这叫作“斗鸡”。 到战国时,斗鸡已经成了当时王公贵族特别喜欢的活动。当时有个训练斗鸡的高手叫纪渻(sheng)子,齐王请他帮自己训练斗鸡。 齐王是个急性子,等了十天就赶忙找来纪渻子问:“我的斗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说:“没有呢,别看这只鸡看起来凶神恶煞一样,其实只是仗着—股血气逞强,装腔作势而已。” 齐王只得耐着性子又等了十天,然后把纪渻子叫来问:“斗鸡训练好了没有?”纪渚子摇着头说:“没有没有,它听到别的鸡的声音,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都会竖起毛来又跳又叫的,说明它的性子还很焦躁。” 又过了十天,齐王问起时,纪渻子说:“请再等一等吧,这只鸡现在倒是不乱扑腾了,只是仍然气势汹汹地盯着别的鸡看,不够沉稳。” 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纪渻子终于说:“现在这只鸡差不多已经成为合格的斗鸡了,它听到别的鸡叫,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看起来就像一只木雕的鸡。 斗鸡应该有的品德它都具备了,光是定定地站在那里,其他鸡就觉得它杀气腾腾,势不可当,马匕逃跑了。” 这就是成语“呆若木鸡”的由来。“呆若木鸡”原本的意思是说训练成功的斗鸡,从外表看反而从容淡定,绝不会一惊一乍的。现在它被用来形容人呆头呆脑不机灵,或者被惊吓、被震撼之后呆住了的样子。 我们现在一般把“呆若木鸡”当作一个含贬义的成语来用。其实,它本来是形容一种很好的状态,那就是沉着、平和、冷静、安详,不虚张声势。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会呈现出这种状态,因为他们很自信,不需要在神情和举止上过分张扬。那些才疏学浅的人,反而喜欢上蹿下跳。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本事不大却喜欢到处指指点点,就会叫他“半桶水”,也是这个意思。 智慧贴士 有一个跟“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结构很相似的成语——“噤(jin)若寒蝉”。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就是“像深秋的蝉一样默不作声”,因为到了深秋时节,蝉已经接近死亡了,所以一点声息也没有,不像盛夏的时候那样聒噪。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两个成语表达的意思差不多,都是一种对外界不做反应的状态,但实际上,它们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呆若木鸡”是被瞬间的某种刺激惊呆了,因而短暂地失去了反应能力;而“噤若寒蝉”可以表示相对来说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出现的不反应的状态。“呆若木鸡”是完全没反应,“噤若寒蝉”则主要指不说话。“噤若寒蝉”这个成语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它要表达的是出于恐惧或自私而不愿意说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