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邢天添著
页数:184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41710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有研究文献显示财政分权研究的经济学基础是主流经济学的实物经济循环。本报告认为这种实物经济循环是在不缺钱假设下进行的实物投入-产出分析,这种分析割裂了货币与实物之间的关系,这种货币实物两分法的研究假设无法解释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分权问题。现实中的经济矛盾普遍来自“缺钱”这个常规事件。从货币经济视角来看,财政分权研究的基础不应当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实物资源配置的一般均衡规律,而应当是从资产负债分析出发的货币一般均衡规律,即货币与资产的静态均衡和跨期均衡问题。财政分权问题从一开始就脱离不了财政收支的货币循环,对于财政分权问题的思考也必须遵循货币循环的规律。财政分权问题表面上看央地政府之间的财政收支的划分与分配问题,其背后涉及的公共部门货币循环、私营部门货币循环、外国部门货币循环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因此财政分权制度调整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助于优化三个之间的货币运转关系,涉及对政府财政权力的预算硬约束、涉及对公共部门借债权力的约束、涉及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与供给效率、涉及财政循环与国际资本流动等内容,是一项触一发而动全身的全方位的改革。
作者简介
邢天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人大经济论坛… 教师名称 邢天添 工作单位1(学校) 南开大学 工作单位2(院系) 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本书特色
现有研究文献显示,财政分权研究的经济学基础 是主流经济学的实物经济循环。邢天添编最的《财政 分权与经济增长–基于货币经济视角的资产负债分析 》认为这种实物经济循环是在不缺钱假设下进行的实 物投入一产出分析,这种分析割裂了货币与实物之间 的关系,因此,这种货币实物两分法的研究假设无法 解释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分权问题。现实中的经济矛 盾普遍来自“缺钱”这个常规事件。从货币经济视角 来看。财政分权研究的基础不应当是新古典经济学的 实物资源配置的一般均衡规律,而应当是从资产负债 分析出发的货币一般均衡规律,即货币与资产的静态 均衡和跨期均衡问题。财政分权问题从一开始就脱离 不了财政收支的货币循环,所以,对于财政分权问题 的思考也必须遵循货币循环的规律。
财政分权问题表面上看是央地政府之间的财政收 支的划分与分配问题,但其背后涉及公共部门货币循 环、私营部门货币循环、外国部门货币循环三者之间 的协调关系,因此,财政分权制度调整的基本原则就 是有助于优化三者之间的货币运转关系,涉及对政府 财政权力的预算硬约束、对公共部门借债权力的约束 、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与供给效率、财政循环与国际资 本流动等内容,是一项触一发而动全身的全方位的改 革。
目录
第一章 财政分权研究的货币经济范式第一节 货币是经济的血液和灵魂第二节 货币运行的一般均衡:资产负债的稳定与持续第三节 货币循环视角下的财政分权:一个综述
第二章 财政分权与货币循环:基于资产负债的分析第一节 费雪方程与货币循环第二节 公共部门是货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 财政分权模式确立了公共部门货币循环的外生性第四节 完善财政分权制度要关注货币循环的内在规律
第三章 财政分权政策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协调第一节 全球货币供给体系直接影响本国的货币供给第二节 财政政策内生于本国货币创造过程第三节 财政分权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协调
第四章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先发国家的历史经验第一节 英国的财政体制与财政分权第二节 美国的财政体制与财政分权第三节 日本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悖论
第五章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与实证分析第一节 中国财政分权历程的回顾第二节 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波动:一个理论描述第三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第六章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中国未来的选择第一节 加强预算硬约束,明晰央地财政职责第二节 加杠杆亦或去债务:政治稳定与经济调节的权衡第三节 维系金融体系稳定:财政分权改革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