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医心脏病学

封面

作者:周华

页数:48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172341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医心脏病学是中医临床重点领域,系统地阐述以中医心脏病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研究方法,适应中医内科学诊治领域的拓展。本书将从心脏病的一般病证深入到各个系统的相关疾病,从基本中医心的藏象学说到心悸、胸痹、真心痛、不寐、癫狂等病证的辨证论治,形成以心脏病专科以辨证论治主体融汇其他方法,包括西医药治疗的中医心脏病诊治的研究方向。总结中医心脏病常用中药复方、名家经验进行系统,以提高中医心脏病学的防治方法交流与学术影响力。

作者简介

周华,1962年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863”首席科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兼任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另任上海市医院协会理事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质量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7项,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十二五”项目、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十三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获省部级医院管理奖9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项,主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4名,荣获“上海市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本书特色

中医心脏病学是中医临床重点领域,系统地阐述以中医心脏病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研究方法,适应中医内科学诊治领域的拓展。本书将从心脏病的一般病证深入到各个系统的相关疾病,从基本中医心的藏象学说到心悸、胸痹、真心痛、不寐、癫狂等病证的辨证论治,形成以心脏病专科以辨证论治主体融汇其他方法,包括西医药治疗的中医心脏病诊治的研究方向。总结中医心脏病常用中药复方、名家经验进行系统,以提高中医心脏病学的防治方法交流与学术影响力。

目录

第一篇 中医论治篇卷一 基础理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中医对心与心脏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心脏病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第三节 中医心脏病学理论特点 第四节 研究中医心脏病学的意义 第二章 心藏象学说 第一节 心藏象的解剖基础及含义 第二节 心藏神 第三节 心主血脉 第四节 心主神志 第五节 心主行血 第六节 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卷二 病机与治法研究 第一章 病机研究 第一节 气滞 第二节 血瘀 第三节 痰浊 第四节 寒凝 第五节 心阳虚 第六节 心阴虚 第七节 心气虚 第二章 治法研究 第一节 活血法 第二节 利湿法 第三节 益气法 第四节 温阳法 第五节 滋阴法 第六节 其他治法卷三 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 第一章 心悸 第一节 病因病机 第二节 诊断要点 第三节 类证鉴别 第四节 辨证论治 第五节 其他疗法 第二章 胸痹 第一节 病因病机 第二节 诊断要点 第三节 类证鉴别 第四节 辨证论治 第五节 其他疗法 附:真心痛 第三章 眩晕 第一节 病因病机 第二节 诊断要点 第三节 类证鉴别 第四节 辨证论治 第五节 其他疗法 第四章 不寐 第一节 病因病机 第二节 诊断要点 第三节 类证鉴别 第四节 辨证论治 第五节 其他疗法 第五章 喘证 第一节 病因病机 第二节 诊断要点 第三节 类证鉴别 第四节 辨证论治 第五节 其他疗法 第六章 水肿 第一节 病因病机 第二节 诊断要点 第三节 类证鉴别 第四节 辨证论治 第五节 其他疗法 第七章 厥脱 第一节 病因病机第二篇 临床应用篇第三篇 古今方药篇第四篇 专家经验篇第五篇 科研方法篇第六篇 发展思考篇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医心脏病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1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