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供精神医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用

封面

作者:王高华

页数:128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172324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套书为本科精神医学专业第二轮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教材。最轮规划教材于2009年出版,结束了我国精神医学专业近30年办学无统编教材的历史。经过几年使用,在目前专业发展迅速、对人才培养也有了新要求的情况下,再版这套教材很有必要。作为规划教材定位在”经典、权威、实用”上,争取成为精神医学专业教材中的”干细胞”。全套书11种。2016年底前出版。

作者简介

王高华,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精神病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精神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理与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八年制《精神病学》教材副主编,《中华精神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Psychiatry Research,评审专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长期从事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精神药物与代谢性疾病,抑郁症与神经再生。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30余名,主持“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Stanley基金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曾获中华精神卫生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曾勇,教授,博士毕业,曾留学泰国、美国及德国,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昆明医科大学心理学硕士点负责人。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第五届至第七届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第五届全国委员、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全国委员、第五届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云南省分会精神病学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第四届、第五届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性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的医、教、研工作,发表论文90余篇,英文专著1部,译著1部,参编著作5部,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云南省教育厅多媒体软件比赛一等奖1项。培养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4名,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及省科研课题16项。 李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副院长。齐齐哈尔市精神医学会理事长,北方精神医学论坛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齐齐哈尔市心理学会理事。 从事教学工作15年,先后负责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领域:精神障碍的神经影像学。主持或参与国家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目前已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通讯作者],获各类优秀论文奖5次;参与教材编写6部,其中副主编1部。

本书特色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外也称综合性医院精神病学。其主要内容是精神科医生在综合性医院中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医学等多方面来多维诊断和处理病人。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可对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更能体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也是减少医患冲突、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手段。 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规划教材。因此这本教材的编写在我国精神病学专业教材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概述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概念
二、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问题
三、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在不同类型医院的实际应用
第二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与心身医学的关系
第三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历史
二、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现状及展望
三、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与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关系

第二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内容
第一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任务
一、为非精神科专业的临床各科医生提供会诊联络服务
二、对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精神科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
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教育
四、科学研究
第二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类型
一、以患者为中心的会诊联络
二、以邀诊医生为中心的会诊联络
三、以整个医疗小组为中心的会诊联络
第三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服务模式
一、非精神科医生为主的服务模式
二、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主的服务模式
三、专科精神病院为主的服务模式
四、会诊联络中心的服务模式
第四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常见情况
一、综合医院各科室申请精神科医生会诊的情况
二、精神科申请临床其他各科医生会诊的情况

第三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流程
第一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接诊形式和程序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接诊形式
二、会诊联络程序
第二节 病史采集
一、病史采集的方法
二、病史采集的内容
第三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临床访谈
一、临床访谈步骤
二、临床访谈技术
三、临床访谈内容
四、会诊访谈中的躯体问诊及体格检查
五、会诊访谈中的技巧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第五节 心理评估常用工具
一、常用心理评定量表
二、心理评定量表的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
第六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诊断方法
一、诊断程序
二、暴力和自杀风险的评估
三、诊断标准
第七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治疗干预方案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治疗干预策略
二、精神药物治疗
三、心理治疗

第四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常见综合征及精神行为问题
第一节 常见的各种综合征
一、意识障碍综合征
二、记忆障碍综合征
三、智能障碍综合征
四、情感障碍综合征
五、幻觉妄想综合征
六、紧张综合征
七、其他综合征
第二节 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一、躯体形式障碍
二、分离(转换)性障碍
第三节 进食障碍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治疗与会诊联络要点
第四节 睡眠障碍
……
第五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在不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第六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
第七章 精神障碍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会诊联络
附录 实用心理评定量表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供精神医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