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考研专业课命题研究组主编
页数:330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92171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六章, 主要内容包括: 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等。
目录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五章 教育制度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六章 课程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七章 教学(上)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八章 教学(中)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九章 教学(下)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十章 德育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十一章 美育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十二章 体育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十四章 班主任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十五章 教师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第十六章 学校管理
考情分析
考点精要
易错辨析
课后习题
节选
《学府考研专业课经典教材:王道俊考研考点精讲》: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各种思想观念,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它不断地调整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要求。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学习生活技能;内化社会文化;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自觉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办事。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媒、职业组织、社区等。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化的主导因素不同。幼儿阶段以家庭为主,青少年阶段以学校为主,成年阶段以职业组织为主。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校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完成的。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①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人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思想意识成为支配人行为的内在力量。个体的思想意识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教育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受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就易于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持现存社会的种种关系。由于教育所传播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还由于教育活动组织的计划性和严密性、教育形式的活泼性和多样性,就易于使学生接受这种价值观念,并形成完整的思想观念体系。 ②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人的行为要符合所属群体或社会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社会规范。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人们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认识到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从而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 ③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也负有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重要职责,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国家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未来理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 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简单顺从和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个体的个性化。 ①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主体能力是认识、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性的外在表征。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因此,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②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遗传素质蕴涵着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色。 ③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它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独特、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学校教育可以创造比较好的条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必须指出的是,教育无论是促进个体社会化,还是促进个体个性化,都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必须以二者的统一为基点。一方面,个体的个性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缺乏社会化的个性只能是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只有以丰富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才是民主社会的社会化,才是健全意义的社会化。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决定了教育必须在促进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平衡二者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