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史地徘徊

封面

作者:丁超著

页数:30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001224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讨。主要包括: 科学与社会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科学史 ; 学·商·政 —— 禹贡学会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 师与徒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谱系构建 ; 经世致用 ——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现

作者简介

丁超,200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博士。2008年2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工作。

本书特色

本书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史实复原与逻辑重建,对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首先,本书在理论上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展开了科学社会学的审视。其次,通过对禹贡学会、学术谱系、现实关怀、课程专业与系科设置、历史地图编绘等关键性问题的梳理与考辨,解读了中国历史地理学与政治、经济、教育、社会诸层面的复杂关联。因此,本书在方法论和实证研究上均有所创获,有助于推进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整体发展。

目录

绪言 一、有益回顾 二、正当其时 三、由谁来写第一章 科学与社会——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科学史 一、作为“科学”的历史地理学 二、科学史视域中的历史地理学 三、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科学社会学审视 四、赘言第二章 学·商·政——禹贡学会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小引 二、“燕京有何可恋 ” 三、从古史到古地 四、“以文字参加抗日” 五、“救国之方”与“发财之术” 六、向政界靠拢 七、现实功用第三章 师与徒——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谱系构建 一、小引 二、师生之争 三、从门人到稀客 四、择校不如投师 五、从乾嘉出发 六、犹未可知的学术谱系重建第四章 经世致用——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现实关{不 一、小引 二、思想历程 三、走出书斋 四、现实关怀 五、当下意义第五章 何枝可依——基于课程、专业、系科设置的中国历史 地理学史 一、小引 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混沌 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浮沉 四、新时期的两栖 五、犹未可知的前景第六章 人事有代谢——“谭图”以前的中国历史地图编绘 一、小引 二、读史工具 三、“杨图”余脉 四、从地图底本到历史地图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史地徘徊》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1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