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明初行政体制改革的逻辑-从方孝孺与浙东学派的视角

封面

作者:张树旺著

页数:26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7981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方孝孺的思想在明清时期有着深远地影响。本书选取具体比较方孝孺与黄宗羲思想,以说明方孝孺与黄宗羲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其一,从立君本意上方孝孺与黄宗羲都认为立君为公为民。方孝孺、黄宗羲批判君主现实力量在于他们认定的人自私自利的自然权利。其二,他们都认定现实君主的本性是私的,应该对其进行制约,都主张宰相分权。其三,他们主张在公论的基础上,立法为天下之民,反对代表一家一姓的自私之法。

作者简介

张树旺,2005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兼行政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兼任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省决策咨询智库)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会员、全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会员,《公共管理学报》、《管理学报》特邀审稿人。主要从事领导学及中国化、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传统自孔子始就有强烈的社会秩序情结。方孝孺的政府改革方案、乡村治理方案均是基于两千多年以来人文传统的内生性治理,是士人实现儒家理想、造福桑梓、远离专制祸害的制度设计。其政府改革方案由于军功集团的复辟而无从实行,而其乡村治理方案则远承宋代乡村自治制度,开启了明清乃至近代的乡村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传统乡村自治制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目录

导 言 方孝孺及其时代悲剧/1
  一 “宋门凤凰”与殉道“正学”/1
  二 “读书种子”与士风流弊/3
  三 极端专制与一生苦心/13
第一章 方孝孺之死的思想史意蕴/17
  第一节 殉难之因/17
    一 殉难过程/17
    二 特立的殉难之因/22
  第二节 解读方孝孺之死/26
    一 “是”字的含义/26
    二 “正学”气象/32
    三 圣人之心/40
  第三节 士人心中的方孝孺/46
    一 士人的盛誉/46
    二 时命不偶/52
  第四节 小结/53
第二章 “圣人之心”对现实政治的批判/55
  第一节 “圣人之法”对尚法政治的纠正/55
    一 小引/55
    二 明太祖尚法/57
    三 方孝孺批判尚法政治/65
    四 圣人之法/77
  第二节 “以道事君”与宰相的废立/82
    一 宰相与“以道事君”/82
    二 明太祖废相/88
    三 方孝孺论立相/91
  第三节 小结/98
第三章 “天”与“势”对立中的君主论/99
  第一节 方孝孺“君主思想”的历程/99
    一 改造君权思想时期/101
    二 厘清君权的本质时期/105
    三 试图寻求士民自治时期/107
  第二节 “天”与“势”:立君之根据/110
    一 理气对立中的立君根源/110
    二 君:天意下的分工/113
    三 方孝孺立君说的特色/119
  第三节 “民性”与“君职”/124
    一 “民性”与“君职”/124
    二 君职之虚化/129
  第四节 小结/136
第四章 方孝孺对“制约君权”的系统思考/138
  第一节 “小民力量”制约君权/138
    一 君失职与小民反抗/138
    二 天命与革命/143
    三 汤武革命与君臣大义/147
  第二节 “正统思想”引领君权向善/151
    一 正统之“正”/151
    二 正统与变统/158
    三 正统与革命/164
  第三节 士民自治倾向/167
    一 乡族理论的来源/167
    二 乡族“养”与“教”的功能/170
    三 乡族理论的内容/172
  第四节 小结/180
第五章 方孝孺对黄宗羲的影响/182
  第一节 方孝孺与《明夷待访录》的亲缘关系/182
    一 对《明夷待访录》思想来源的讨论/182
    二 黄宗羲继承方孝孺的可能性/184
    三 黄宗羲在君主理念上的继承/186
    四 君臣关系、法律观念上的相似/194
  第二节 黄宗羲对君主问题的新解/205
  第三节 小结/209
结 语 “从道与从君”的余响/211
参考文献/219
文献综述/231
后 记/244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明初行政体制改革的逻辑-从方孝孺与浙东学派的视角》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0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