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丽君
页数:228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101629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第一,史源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史学传统,吸收近代科学方法,而诞生的一门具有中国史学研究特点的历史文献学分支学科。20世纪30年代陈垣开创这一学科以来,许多学者对其加以继承发展,使之在20世纪史学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在文献考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题将首次全面揭示、系统总结史源学的理论体系、方法和义例,并将从研究目的、丰富内涵及系统法则等方面,明确其在历史文献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论述史源学对文献考证的程序有三:根寻来历、辨析源流、判明是非。以往的研究多忽视第二环节,其实只有辨析源流才能厘清史料间的“父子”、“兄弟”关系,达到陈垣“有第一手材料,决不用第二手材料”的目的。 第三,分析史源学“追寻其史源,考正其讹误”目标的多重含义,论述其判明史料优劣真伪、剪裁取舍材料、考证谬误、彰扬严谨学风的多种功用。 第四,20世纪上半叶,历史文献研究众彩纷呈,有的以文献考辨为史学之根本,有的强调拓展史料范围,有的重在文献辨伪。本课题将史源学放置于20世纪历史文献学学科发展进程中,阐明史源学的地位,及其对历史文献学、史料学等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贡献。
作者简介
史丽君 (1980-),山东省东营市人,现为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200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首都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图录》等书目5部。
本书特色
《陈垣的史源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作者史丽君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的新成果。该书从史源学的定义、目的、程序、方法和原则等方面,系统归纳史源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和研究路径,明确其学科定位,为进一步推广和研习史源学作出了学理上的阐释。书中深入总结陈垣先生在史源学研究实践上的成就,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直观印证了史源学研究的主旨和考证义例。此外,书中还考察了陈垣先生开展史源学教学的史实,揭示史源学实习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显最效果,为高校的史源学教学提供了宝贵借鉴。
目录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陈垣史源学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重点及方法思路
第一章 史源学的学术渊源和创立背景
第一节 史源学的学术渊源
第二节 史源学创立的学术背景
第三节 史源学的提出
第二章 史源学的建构和方法
第一节 史源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定位
第二节 史源学的学术目的
第三节 史源学的工作程序
第四节 史源学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史源学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不讲史源学之贻误
第一节 读书不统观首尾,不可妄下批评
第二节 读史不知人论世,不能妄相比较
第三节 读书不点句分段,则上下文易混
第四节 读书不细心寻绎,则甲乙事易淆
第五节 引书不论朝代,则因果每倒置
第六节 引书不注卷数,则证据嫌浮泛
第七节 引书不注起止,则今古文易混
第四章 史源学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目录学与史源学
第二节 校勘学与史源学
第三节 版本学与史源学
第四节 年代学与史源学
第五节 避讳学与史源学
第五章 陈垣的史源学教学
第一节 “史源学实习”的教学目的
第二节 “史源学实习”的教学步骤
第三节 “史源学实习”的教学方法
第四节 “史源学实习”的学术影响
结语 史源学与20世纪上半叶的史料学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其他史家的史料学
第二节 史源学的突出特色
第三节 史源学对20世纪上半叶史料学的贡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