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

封面

作者:赵强

页数:31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001269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和回顾近百年来学术界有关晚明文史研究的成果基础上, 以晚明时代的突出社会症候 —— “‘物’的崛起”为切入点, 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从整体性视野展示了前现代晚期中国社会生活、文艺活动和审美风尚的基本历史特征, 深入探讨了前现代晚期中国社会审美文化的

作者简介

赵强,男,文学博士。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吉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吉林省作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部。

相关资料

“晚明”,曾是一个颇为受宠的文化时代,如今被置于“前现代”的思想视阈之下,于是就有了“现代前夜”的某种意味;又被置于“物”之崛起的历史逻辑之中,于是就有了“物质快乐”的某些色彩。由此切入,随着本书作者的笔触,回到晚明历史、社会和生活的“现场”,深入体验个体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的方方面面,继而感知弥漫于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审美风会,最终在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中审视和判定晚明在中国社会、历史演进洪流中所处的位置——这是本书为所有读者所提供的崭新的可能性。缘乎此,相信所有读者都将有兴趣与作者一道出发,在萃取“现代前夜”审美文化价值观念之际,自觉转换主体意识到现代语境之中,使回望历史本身具有审视现实的思想力度,那就可以为当代的生活、艺术、文化乃至思想领域的建构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了。
——韩经太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赵强《“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一稿,专门考察分析在晚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世俗化过程中,社会审美风尚之嬗变,及其后世影响与余响。关于晚明思潮与晚明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现代中国学术研究之中,一直受到关注,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已经积累许多。但是,赵强的这一部书稿,却非人云亦云之作,而体现出了自己鲜明的研究特点和独到的思想见解,就文艺思想和美学研究范围而言,是一部具有相当突出的思想个性和学术风格的著作。“晚明”,曾是一个颇为受宠的文化时代,如今被置于“前现代”的思想视阈之下,于是就有了“现代前夜”的某种意味;又被置于“物”之崛起的历史逻辑之中,于是就有了“物质快乐”的某些色彩。由此切入,随着本书作者的笔触,回到晚明历史、社会和生活的“现场”,深入体验个体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的方方面面,继而感知弥漫于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审美风会,最终在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中审视和判定晚明在中国社会、历史演进洪流中所处的位置——这是本书为所有读者所提供的崭新的可能性。缘乎此,相信所有读者都将有兴趣与作者一道出发,在萃取“现代前夜”审美文化价值观念之际,自觉转换主体意识到现代语境之中,使回望历史本身具有审视现实的思想力度,那就可以为当代的生活、艺术、文化乃至思想领域的建构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了。

——韩经太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赵强《“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一稿,专门考察分析在晚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世俗化过程中,社会审美风尚之嬗变,及其后世影响与余响。关于晚明思潮与晚明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现代中国学术研究之中,一直受到关注,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已经积累许多。但是,赵强的这一部书稿,却非人云亦云之作,而体现出了自己鲜明的研究特点和独到的思想见解,就文艺思想和美学研究范围而言,是一部具有相当突出的思想个性和学术风格的著作。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信息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史料爬梳,在梳理和回顾近百年来学术界有关晚明文史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以晚明时代的突出社会症候——“‘物’的崛起”为切入点,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整体性视野展示了前现代晚期中国社会生活、文艺活动和审美风尚的基本历史特征,深入探讨了前现代晚期中国社会审美文化的嬗变过程,并对当前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领域凸显的重要问题做出了理论回应。本书提出,“‘物’的崛起”与“生活美学”的兴起,对前近代晚期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审美、精神生活的世俗化、日常化是前现代中国文明发展进程的必然,也是文化、艺术所无法逾越的历史阶段。

目录

目录节选:
【附:本书目录】
引 论
第一章 前现代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物”
一、引 言
二、释“物”:一个萌檗于生活的概念
三、“观物”、“用物”与“体物”:物的价值和意义
四、被压抑的“物欲”:“物化”论的两条线索
五、余 论
第二章 “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的生活时尚与“生活美学”
一、引 言
二、“人遵画一之法”:明初社会生活风气之真相与反思
三、“奢靡”:晚明生活与审美的新形态
四、“时尚”:“生活美学”的趣味与症候目录节选:

【附:本书目录】

引 论

第一章 前现代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物”

一、引 言

二、释“物”:一个萌檗于生活的概念

三、“观物”、“用物”与“体物”:物的价值和意义

四、被压抑的“物欲”:“物化”论的两条线索

五、余 论

第二章 “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的生活时尚与“生活美学”

一、引 言

二、“人遵画一之法”:明初社会生活风气之真相与反思

三、“奢靡”:晚明生活与审美的新形态

四、“时尚”:“生活美学”的趣味与症候

五、“物妖”:“物”的崛起与前现代晚期中国社会的历史动向

六、余 论

第三章 “物”的魅惑:前现代晚期中国社会的观念蜕变

一、引 言

二、“物力蕴藉,匠作精良”:盛大的物质奇观

三、“天下秀才穷到底”:审美、欲望的纠缠与价值观衰变

四、“全身计”与“好生涯”:政治生态与治生观念嬗变

五、“清福”:传统生活观念的蝉蜕

六、余 论

第四章 “物”的力量:文化、思想的世俗生活化

一、引 言

二、“艺到精处,皆可成名”:技术的更始与工商阶层文人化

三、“一罐之力”:商业浪潮的冲击与文化阶层的抗拒

四、“帮闲”:文化的妥协及其商业化、世俗化

五、“拔病根”:走向世俗生活的心学

六、余 论

第五章 审美的“物化”与反拨:“生活美学”的多重面孔

一、引 言

二、“人不可无癖”:审美方式的双重“物化”

三、“闲情”、“闲适”之延展与“生活美学”的智慧

四、从李贽到“三袁”:反抗绝望的“快活”哲学

五、“近代价值”抑或“历史轮回”:晚明文艺思潮的再审视

六、余 论

结 语 “极盛”与“极敝”的历史逻辑

引用和参考文献

后 记信息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9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