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燕,张旭主编
页数:30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32370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基础、常见病辨证论治、民族医药基础知识、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等。
作者简介
田燕,教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参加执业药师考试培训,有丰富的考前辅导经验,曾主编、副主编历年执业药师考试辅导材料、历年模拟、真题汇编等50余部。对2015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和辅导经验,并根据多年经验预测2017年考试大纲。
张旭,副主任药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有医学会与药学会的继续教育授课经验,在执业药师考试培训工作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本书特色
本书将考试大纲和复习指导用书融为一体,书中内容按照章节编排,以历年真题或常考习题为重点,划出“必背采分点”,非常便于记忆;同时加入考试真题,并对难点和重点给出少量的“考点提示”,复习重点突出,便于考生掌握考试脉络。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供参加2017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使用。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第二节 阴阳学说4
第三节 五行学说8
第四节 藏象13
第五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2
第六节 经络26
第七节 体质31
第八节 病因35
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41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48
第二章 中医诊断基础52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概述52
第二节 四诊54
第三节 辨证74
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93
第一节 治则与治法93
第二节 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99
第三节 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27
第四节 中医妇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32
第五节 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37
第六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40
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144
第一节 藏医药基础知识144
第二节 蒙医药基础知识149
第三节 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152
第五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54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154
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155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158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159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160
第六节 血液生化检查161
第七节 糖、脂代谢检查163
第八节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65
第六章 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166
第一节 中医药信息166
第二节 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169
第七章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173
第一节 中药处方173
第二节 处方审核175
第三节 处方调配与复核188
第四节 发药191
第五节 中药汤剂192
第六节 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198
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201
第一节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201
第二节 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204
第三节 中药贮藏205
第四节 中药养护211
第九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215
第一节 合理用药概述215
第二节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219
第三节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227
第十章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258
第一节 老年人的中药应用258
第二节 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262
第三节 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263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65
第五节 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67
第十一章 中药不良反应270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270
第二节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271
第三节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273
第四节 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275
第五节 常见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282
第六节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307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第二节 阴阳学说4
第三节 五行学说8
第四节 藏象13
第五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2
第六节 经络26
第七节 体质31
第八节 病因35
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41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48
第二章 中医诊断基础52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概述52
第二节 四诊54
第三节 辨证74
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93
第一节 治则与治法93
第二节 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99
第三节 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27
第四节 中医妇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32
第五节 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37
第六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40
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144
第一节 藏医药基础知识144
第二节 蒙医药基础知识149
第三节 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152
第五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54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154
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155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158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159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160
第六节 血液生化检查161
第七节 糖、脂代谢检查163
第八节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65
第六章 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166
第一节 中医药信息166
第二节 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169
第七章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173
第一节 中药处方173
第二节 处方审核175
第三节 处方调配与复核188
第四节 发药191
第五节 中药汤剂192
第六节 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198
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201
第一节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201
第二节 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204
第三节 中药贮藏205
第四节 中药养护211
第九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215
第一节 合理用药概述215
第二节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219
第三节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227
第十章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258
第一节 老年人的中药应用258
第二节 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262
第三节 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263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65
第五节 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67
第十一章 中药不良反应270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270
第二节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271
第三节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273
第四节 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275
第五节 常见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282
第六节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