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巍等著
页数:31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304757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地域广袤,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城镇化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出现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城镇化区域。与东南沿海高度城镇化区域形成明显反差的是,我国西部地区依然存在较大面积的低度城镇化区域。高寒民族地区因海拔较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较差,少数民族聚集,贫困人口较多,扶贫任务艰巨,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地区”;同时,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功能重要,产业形态以农牧业为主导,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薄弱,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突出,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难点地区”。当前,急需解读高寒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轨迹、现状特征及支撑力,探索符合区情的城镇化路径,选择富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模式,重构城镇体系,不断释放高寒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这不仅是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稳步走向“小康”的战略要求,更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战略安全的需求。
作者简介
李巍,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旅游景区设计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筑厅及甘肃省旅游局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3项及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二等奖2项。 赵雪雁,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多项甘肃省社科成果奖及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 王录仓,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寒区、旱区人居环境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王生荣,兰州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城乡规划研究。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厅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3项。
本书特色
李巍、赵雪雁、王录仓、王生荣编著的《高寒民族地区城镇体系解读与重构》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解读篇,重点解读高寒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基础条件,包括:①区域特征及区域地位;②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③城镇发展的现状与特征;④城镇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⑤城镇发展的社会经济支撑力。下篇为重构篇,重点探讨高寒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的重构,包括:①城镇化路径选择与模式重构;②城镇体系组织结构重构;③城乡一体化格局重构;④空间管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