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天骄之殇

封面

作者:吴树

页数:332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60921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的话题被千千万万的家庭为之焦虑、为之困顿并寄予殷殷厚望。本书的两位作者大面积深入、专注、机智地调查,锲而不舍追踪式采访,以职业的执著和极大的耐心关注着人物和事件发展的各个节点,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现货、可信、得之不易的教育故事。
“钱学森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经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变迁,人们应该有了更清晰的观察。而当我们读完这两本书,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为中国的教育之路点亮一盏微弱的灯。

作者简介

吴树:作家、记者、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1950年出生于江西瑞昌,祖籍湖北大冶。主要作品: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谁在忽悠中国》,分获《亚洲周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创作、编导电视纪录片与文艺专题片多部,多次获国内外专业大奖。

蒋铮:广东省“十佳女新闻工作者”、《羊城晚报》主任记者,多次获广东省新闻一、二等奖。著有新闻作品集《走进新加坡
走进香港》。

相关资料

中国教育走入死结是共谋的结果,管理者负的责任更大些,但家长常常也是同犯。打破恶性循环很难,但也只能是从各自的领地做起。我想本书更能影响的大约是家长和舆论。如果更多的家长走出了误区,孩子的情况毕竟会好些。
——社会学家、《吾国教育病理》作者郑也夫

以报告文学来表达对教育现状的关切,让我想起曾经风行一时的《神圣忧思录》。相隔三十年,教育依然是中国之痛,牵动着万千国人的良心。它关乎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新生,也关乎人类的长远未来。《中国教育启示录》可以帮助国人明白中国教育的真实困境,理解其症结之所在,从而找到突围的方向。
——历史学者傅国涌
中国教育走入死结是共谋的结果,管理者负的责任更大些,但家长常常也是同犯。打破恶性循环很难,但也只能是从各自的领地做起。我想本书更能影响的大约是家长和舆论。如果更多的家长走出了误区,孩子的情况毕竟会好些。
——社会学家、《吾国教育病理》作者郑也夫

以报告文学来表达对教育现状的关切,让我想起曾经风行一时的《神圣忧思录》。相隔三十年,教育依然是中国之痛,牵动着万千国人的良心。它关乎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新生,也关乎人类的长远未来。《中国教育启示录》可以帮助国人明白中国教育的真实困境,理解其症结之所在,从而找到突围的方向。
——历史学者傅国涌

掩卷而思,这不愧为一部奇书。把一部非小说写得比当下许多小说都更精彩凝练,在一连串鲜活、可信、得之不易的故事中闪烁着灵性的芒辉,从而令读者手不释卷。此书的可读性对于众多关心我国教育问题的人士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理由

我喜欢这两本书,更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因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来说,的确需要有这样的忧患意识,需要有担当的全方位反思与审视。
——著名教育家、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

为中国教育问题求解药方的书很多,但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作者组合与视角,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观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明了中国的后顾之忧,才能开启中国教育的新生之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

中国梦首先是教育梦,教育不强,国家就没有后劲。
——中科院院士、原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

所有学校都在争一流,国内一流、国际一流,最后都不入流……所以才有了“钱学森之问”。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

中国大学已经偏离原点太远,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机构,变成了一个行政机构。中国大学上不去,有深层次的机制问题。
——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信息

本书特色

纪实文学作家吴树和《羊城晚报》资深记者蒋铮历时三年,深入专注地调查走访了中国内地数十家大中小学,锲而不舍地采访了百余位重要事件的亲历者、知情者,真实记录了三十年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若干个触目惊心的典型事件以及独特曲折的人物经历命运,展现了当下青少年与教育从业者们面对的精神迷茫与困顿,揭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反思的方方面面和艰难的探索求变之路。

《谁输在起跑线上》侧重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与书山题海重压下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深受戕害,乃至恶性事件频发,可谓触目惊心;《天骄之殇》侧重高等教育领域,作者抽丝剥茧般剖析了高等学府里学术研究的弊端与高校学子的困境。
知易行难,作者还专访了数位教育改革界的践行者,他们的成功与辉煌,挫折与失意,更可引发教育界与广大读者对于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成败得失深深思考。

目录

序 三十年我们缺失了什么?
卷首语

开 篇:有个故事这样开头
一则被西方媒体疯传的中国新闻
中国“神童方阵”
副总理兵败“第一神童”

第一章  神童无神话
从象牙塔到佛塔
“诺贝尔”门前的中国神童
那是宁铂和谢彦波的时代

第二章 天骄之殇序 三十年我们缺失了什么?
卷首语

开 篇:有个故事这样开头
一则被西方媒体疯传的中国新闻
中国“神童方阵”
副总理兵败“第一神童”

第一章  神童无神话
从象牙塔到佛塔
“诺贝尔”门前的中国神童
那是宁铂和谢彦波的时代

第二章 天骄之殇
21世纪中国高校“第一杀手”
“钢琴手”与“刽子手”
“天上人间”的美女大学生

第三章 “象牙塔”里的“浮世绘”
轰动中国的“万言帖”
一起高校命案的“罗生门”
“象牙塔”里的贪官与“剽客”

第四章 后高考时代的状元们
一条灰色新闻的轰动效应
“囚徒困境”与“状元屠夫”
失联的央视主播

第五章 被异化的学历能量
史上最残酷的情人之战
“打工皇帝”的老游戏
EMBA的新玩法
“最惨博士后”与“最牛博导”

第六章 战而论道:高校精英中国梦
刘道玉:珞珈山下啼血鸟
朱清时:摔碎的“官窑瓷器”
杨福家:“新洋务运动”进行时
成败之间看国情

第七章 坐而论道:敢问路在何方?
熊丙奇:教育生态与悖论
潘际銮:西南联大的传奇无法复制
朱永新:让教育回归本质

跋 教育应该为幸福人生奠基信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天骄之殇》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9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