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鹏著
页数:170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23501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全书综合运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产品内模块化分工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与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思想与研究成果,沿着产品内国际分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表现以及不同企业群体竞争优势形成及可持续的主线展开,在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研究比较优势的表现与动态演化特征,扩展了对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升级的理解。对中国的实证则从产业与区域两个层面展开,构建模型分析产业嵌入与区域嵌入特征及绩效,对产业的实证综合考虑了全球生产网络与现有产业技术基础的影响,并测度了中间品贸易与最终品贸易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而对区域的实证则构建空间变系数计量模型,考虑了区域自然资源、研发投入、发展战略与对外开放度的影响,揭示各省区并不存在一条普遍有效的产业发展路径,适合自身禀赋条件的路径仍是取得良好绩效的关键。
目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比较优势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1.3 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产业发展理论及评述
1.4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
2 要素禀赋结构与区域产业选择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
2.1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区域产业选择
2.2 要素禀赋结构与区域产品间资源投入
2.3 模型结论及其讨论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品内分工陷阱与突破
3.1 产品内分工与区域分工地位锁定
3.2 产品内分工锁定突破与企业能力要求
3.3 模块化环境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嵌入路径及实现机制
4.1 区域产业嵌入路径选择:基础与内容
4.2 区域不同嵌入发展路径的实现机制特征
4.3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嵌入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5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产业嵌入模式与比较优势升级
5.1 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间技术溢出及链间跃迁
5.2 中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技术进步
5.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企业的竞争
6 要素禀赋与高端产业发展区域差异一
6.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要素禀赋结构空间分布现状
6.2 空间结构、发展战略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6.3 区域要素禀赋结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异
6.4 我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反思与现实路径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