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油气田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技术与管理》编
页数:628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83142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油气田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技术与管理》在全面总结标准化设计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涵盖了地面建设技术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对标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工程实践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内容包括油气田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的背景及历程、标准化设计的概念内涵及方法体系、标准化工程设计技术与定型图、一体化集成装置研发与应用、模块化建设技术、信息化管理等。 《油气田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技术与管理》可作为从事油气田地面建设与生产管理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高等院校石油天然气地面工程类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目录
第一节 油气田地面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传统建设方式的局限性和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
第三节 标准化设计的基础条件
第四节 标准化设计的历程
第二章 标准化设计及其方法体系
第一节 标准化设计的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 标准化设计的方法体系
第三节 标准化设计的原则及总体工作思路
第三章 标准化工程设计
第一节 标准化工程设计的方法与定型图
第二节 油田站场标准化设计
第三节 气田大中型厂站标准化设计
第四节 公用工程标准化设计
第五节 综合公寓标准化设计
第六节 油气田站场视觉形象标准化设计
第七节 标准化工程造价
第八节 大型厂站的模块化设计
第四章 一体化集成装置研发与应用
第一节 一体化集成装置及其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一体化集成装置关键技术
第三节 一体化集成装置测试评价方法
第四节 一体化集成装置名录及典型一体化集成装置
第五节 油田大型站场一体化集成装置建设模式
第五章 模块化建设
第一节 模块化建设概述
第二节 模块工厂建造总体流程
第三节 模块工厂建造依托条件及工序
第四节 模块工厂建造过程管理
第五节 模块装置包装与运输
第六节 模块化装置的现场安装
第七节 磨溪龙王庙组气藏天然气净化厂模块化建设实践
第六章 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 油气田地面信息化建设背景及现状
第二节 油气田地面信息化建设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油气田地面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
第四节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案例
附录
参考文献
节选
《油气田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技术与管理》: (2)标准化设计主要适用于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30℃的地区,根据《石油化工仪表供气设计规范》中“仪表气源在操作压力下的露点,应比装置所在地历史上年(季)极端最低温度至少低10℃”,当装置所在地极端温度低于—30℃,例如—36℃时,要求净化风压力水露点≤—46℃,此时干燥系统应选用微热再生式干燥机以满足压力水露点的要求。 (3)标准化净化风、非净化风储罐容量按缓冲时间30min进行的设计,根据《石油化工仪表供气设计规范》中规定,缓冲时间可在15~30min内取值;特殊情况下,缓冲时间由设计决定。 (4)根据GB 50029—2014《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中规定,压力露点低于—40℃或含尘粒径小于1μm的干燥和净化压缩空气管道,宜采用不锈钢或铜管。 (5)标准化设计净化风系统成套设备、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相关参数及基础尺寸仅供参考,在实际工程中,应按工程招标结果调整净化风系统成套设备及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相关参数及基础尺寸。 (6)阀门、管材选用。在实际工程中,阀门、管材可依据主办专业对具体工程的配管统一规定进行选用。 (7)空氮站为非防爆场所,所选设备均为非防爆产品,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自控设备主要有压力变送器;空压机、制氮机的远程控制系统由中心控制室控制系统完成,控制系统在具体工程中统筹考虑设计。 (8)净化风系统成套设备和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应自带“运行状态、综合报警、综合停机、远程停机”等多种自控功能,且这些自控功能可通过无源干接点输出(8芯0.5m2铜线、继电器触头式)方式上传至自控中心,实现远程操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