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封面

作者:罗大华

页数:35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02335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罗大华、马皑主编的《犯罪心理学》是一本适合大专院校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适合司法、执法系统从业人员阅读的简明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犯罪心理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诸方面的基本知识,总结了国内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性。本教材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总论、基本理论、类型论和对策论,并由此构成广义犯罪心理学体系,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本教材在认识论上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方法论上注重以心理学为主导,兼容社会学、法学的理论方法,体现犯罪心理学的整合性特点;在实践论上侧重理论与实战的结合,不仅强调科学研究的信效度,也兼顾犯罪心理学的特点,重视经验性描述在实践中的价值,致力于以心理学为视角解决司法、执法中的公平、公正和效率问题。

作者简介

罗大华(1936—2015),福建省武平人,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特聘博士生导师、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 中国监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年从事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著作(含合著)有:《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证人证言心理》、《法制心理学词典》、《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十年》、《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罗大华70华诞文集》、《中国法制心理科学文萃》等。罗大华(1936—2015),福建省武平人,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特聘博士生导师、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 中国监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年从事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著作(含合著)有:《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证人证言心理》、《法制心理学词典》、《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十年》、《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罗大华70华诞文集》、《中国法制心理科学文萃》等。
马 皑(1962— ),北京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刑法学专业犯罪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主任。研究方向: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越轨社会学。主要论著:《犯罪心理学》、《犯罪行为的归因分析》、《论犯罪选择》、《论群体犯罪心理》、《对犯罪人社会化水平的思考》、《卖淫活动的共生模式》、《对吸毒者的心理分析》、《“最”练习者受精神控制的心理分析》、《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思考》、《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犯罪人特征研究》、《犯罪人本质属性辨析》、《Analysis on essential at- tributes of criminals inchina》、《审讯中的心理学原理》、《析黑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社会控制》、 《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中国人心态扫描》及《再论犯罪选 择》等。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罗大华教授担任主编,内容包括犯罪心理学导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犯罪心理学方面理论和实践的最发展成果。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
第四节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本书的体系构思
第二章认识犯罪心理的基本维度
第一节犯罪与犯罪人
第二节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第三节研究犯罪人的多维视角
第四节对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反思
第三章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节犯罪心理结构概述
第二节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第三节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第四节犯罪心理结构的作用与特性
第五节犯罪心理结构的实证和测量
第四章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第一节我国学者个体犯罪原因论
第二节国外个体犯罪原因论
第三节犯罪综合动因论
第五章犯罪心理机制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国外和台湾地区关于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主要理论
第六章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以犯罪动机为核心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影响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因素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深度变化
第四节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七章盗窃、抢劫与诈骗犯罪心理
第一节盗窃犯罪心理
第二节抢劫犯罪心理
第三节诈骗犯罪心理
第八章性犯罪心理
第一节性犯罪概述
第二节强奸犯罪心理
第三节关于卖淫女性的研究
第九章信仰型犯罪心理
第一节信仰型犯罪概述
第二节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心理
第三节恐怖主义犯罪心理
第四节邪教犯罪心理
第五节封建迷信犯罪心理
第十章情绪型犯罪心理
第一节情绪型犯罪概论
第二节影响犯罪的情绪、情感因素
第三节情绪型犯罪成因
第十一章不同行为方式犯罪心理
第一节智能犯罪心理
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
第十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
第一节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第二节女性犯罪心理
第十三章不同犯罪经历犯罪心理
第一节初犯的心理
第二节累犯和惯犯的心理
第三节职业犯的心理
第十四章群体犯罪心理
第一节群体与犯罪群体
第二节群体犯罪心理
第三节一般共同犯罪心理
第四节团伙犯罪心理
第五节有组织犯罪心理
第六节传销群体中的精神控制
第七节集群行为(犯罪)中的心理互动
第十五章过失犯罪心理
第一节过失犯罪概述
第二节过失犯罪的心理结构和犯罪行为发生机制
第三节影响过失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第十六章变态犯罪心理
第一节变态犯罪概述
第二节人格障碍与犯罪
第三节性变态与犯罪
第四节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第十七章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
第一节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概述
第二节犯罪心理预测
第三节犯罪心理预防
第十八章犯罪心理学应用技术
第一节多导测谎技术
第二节犯罪人特征剖析技术
第十九章犯罪心理矫治
第一节犯罪心理矫治概述
第二节犯罪心理矫治的意义和目标
第三节犯罪心理矫治的可行性和艰难性
第四节犯罪心理矫治的原则
第五节犯罪心理矫治的内容和方法
第六节犯罪心理诊断
第七节心理健康教育
第八节犯罪心理咨询
第九节犯罪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9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