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朝鲜诗学史研究

封面

作者:李岩著

页数:503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030969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朝鲜诗学,是其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诗歌发展的必然产物。二者互为表里,但朝鲜诗学还是以其诗歌创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其有关诗歌本身的理论探索为前提。朝鲜诗学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尤其是其社会大转折时期的诗学观念,反映自身的时代内涵,刻画出独特的演变轨迹。应该知道,朝鲜历来深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一向以汉字为官方文字,汉文学为正统文学,即使是后来它的国语“训民正音”颁布以后,其官方和民间也坚持这种文化惯性。因此,我们在此所说之“诗”,即指汉诗,所指“诗学”,也就主要囊括汉文学范围的“诗学”。  《朝鲜诗学史研究》是对过去相关成果的增补版,在修订过程中对一些章节进行了修改和增补,目的在于使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朝鲜诗学史研究》的主要意图,只是想通过论述我们的邻国、曾经属于东亚汉文化圈国家的朝鲜各个时代诗学的基本内涵和特点,把其诗学脉络和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展现给读者,以增强最基本情况的了解。

本书特色

作者李岩致力于朝鲜古代文学思想史与中朝文学比较研究,《朝鲜诗学史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朝鲜诗学的专著,以多篇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的论文为基础,这些论文都以翔实的资料、严谨的立论、透彻的说理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本书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见解,相信会在学术界引起极大的影响和好评。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高丽时期的汉文化思潮和文学思想
第一节 高丽时期的“文运昌盛”与文学思想
第二节 文坛局势与诗话的繁荣
第三节 高丽诗话的起因与发展轨迹

第二章 李奎报文学个性论和民族审美观
第一节 “语意得双美”的文学思想
第二节 李奎报《东明王篇》的审美倾向

第三章 朝鲜朝前期诗话发展及诗歌理论
第一节 诗话的发展
第二节 徐居正的《东人诗话》论文学本质
第三节 李济臣《清江诗话》的“诗画一品”说
第四节 李啐光“自然”本色之美的文学观

第四章 许筠的思想与诗学理论
第一节 尊“天禀”思想与文学创新论
第二节 唐宋之辩与诗歌发展论
第三节 对模拟之风的批判与文学创新意识的建构
第四节 诗歌的本质和本国诗歌

第五章 李瀷的诗学批评意识
第一节 《星湖僿说》的文学情感论
第二节 李溪的文学“致用”观

第六章 朝鲜朝思想文化与《诗经》学接受史考察
第一节 《诗经》接受史考察
第二节 对《诗集传》权威性的挑战与学术反省气氛的渐炽

第七章 17、18世纪民族意识高涨时期的文学观念
第一节 民族意识的高涨与文学思想
第二节 朴世堂《诗经思辨录》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洪大容《大东风谣序》的美学意义

第八章 朴趾源美学思想及其现实主义民族文学观
第一节 《热河日记》的实学精神和文艺观
第二节 “虚”与“实”的美丑观
第三节 艺术美寓于大自然与生活之中
第四节 画论及其美学意义
第五节 “即事有真趣”的现实主义精神
第六节 “切近情理,模写真境”的写实主义描写原则
第七节 从“法古而知变”到“创新而善变”的文学继承原则
第八节 以“合变之机”掌握“制胜之权

第九章 19世纪前半期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丁茶山政本位的文学实用观
第二节 金正喜的文学“性灵”说
第三节 崔汉绮的杂文艺观与“今古之辨”思想
第四节 中朝实学思潮及其文艺思想之异同

节选

  《朝鲜诗学史研究》:  在《东明王篇》里,李奎报把强烈的爱憎之情和社会政治理想同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得极其自然。《东明王篇》主要歌颂的中心人物是朱蒙,他是天帝的孙子,是解慕漱的儿子。他在母亲柳花被她的父亲河伯和丈夫解慕漱遗弃之后,不得不同母亲一起在金蛙王的统治下过着奴隶生活。他很聪明,又有非凡的才能,却在贪婪残暴的金蛙王及其四个儿子的控制下当牧童,受尽了种种歧视与虐待。但是,他不甘心于寄人篱下受迫害,受侮辱。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渴望长大后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愿望,建立理想的国度。他在幼年时期就已是射箭名手,在1周岁之前,他用箭矢射纺车上的苍蝇竟能百发百中。他又是打猎能手,总能以其卓越的弓术压倒金蛙王及其四个儿子,使他们狼狈不堪。他是万恶不赦的势力的强烈反抗者。他以非凡的智慧逃出阴险毒辣的金蛙王的虎口,去到自由的天地,创立理想国家。他又是勇敢的胜利者和理想的热烈追求者。他以惊人的胆魄和智力,兼并了周围的部族和小国,统一了四方的领土。他在乱世巍然屹立,坚信自己伟大的力量,能够有勇有谋彻底战胜任何强敌。他无愧为有血有肉的丰满的古代英雄形象。他在李奎报的心目中,是一个理想君王的高大形象。  在这一叙事诗中,柳花的形象与主人公朱蒙的成长和性格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虽是李奎报艺术幻想的产物,却充分体现了古代朝鲜族妇女外柔内刚的性格特征。对于她来说,既有美好的青春时节,又有过结婚的幸福时刻。然而,她竟然被父亲和丈夫遗弃了,并被放逐到残暴的统治者金蛙王的国土里,处于非人的奴隶地位,历尽风霜,尝尽苦楚。她默默地忍受金蛙王的种种凌辱与虐待,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坚强地活了下去。她耗尽一切心血培育可爱的儿子。她得知儿子在牧马时威武不屈,敢于与金蛙王及其四个儿子作斗争,有着远大的理想时,毅然让儿子远走他方建国立业。儿子要离去时,她潸然泪下,嘱咐儿子“汝幸勿为念,我亦常痛痞,士之涉长途,须必凭騄駬”。她把五谷的种子交给儿子,望其早建大业。她的这种纯朴、刚毅、慈爱、贤淑的品性,我们今天读来,仍有十分亲切之感。  《东明王篇》还塑造了金蛙王、河伯、松让王等反面人物的典型形象。在李奎报的笔下,他们是被憎恶、诅咒的对象,其形象可谓栩栩如生。李奎报以娴熟的讽刺手法,鞭笞了他们的愚蠢、贪婪和优柔寡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奎报让他们的一举一动均有机地服从于中心人物朱蒙的形象塑造,使朱蒙性格的成长与发展显得合理可信。  李奎报在《东明王篇》中,有条不紊地把解慕漱神话和朱蒙传说的主要梗概应用于创作之中,根据自己的美学理想,对它们进行了艺术的提炼、集中与概括,通过艺术的凸镜,使朱蒙这个历史人物变成了丰满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虽然来自历史上的原型,却比原型更高更完美。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朝鲜诗学史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