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话说中国 血肉长城(上)

封面

作者:华强

页数:159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52128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华强等编著的分册《血肉长城(上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故事民国3)》,描述了1937-1945年的中国抗战历史。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重千斤,中华儿女以澎湃的热血、以坚实的胸膛,以血肉的躯体,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话说中国·血肉长城(上):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故事民国3》以1937-1945年间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从新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必然走向,给人们以新的认识和启迪。

目录

出版说明

《话说中国》翻开现代史新篇章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三十余年的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变动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经典解析民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现代中国三十八年

知名学者纵论现代史三十八年

专家导言

民国史专家谈其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1937年至公元1945年

中华民族构筑血肉长城,抗日御侮的时代——抗日战争时期

○○一 卢沟挢事变

卢沟桥的枪声,点燃了全民抗战的烈火

○○二 郭沫若投笔请缨

郭沫若别妻弃子,毅然归国

○○三 雨中阅兵

红军誓师黄河渡,兄弟携手御强虏

○○四 血战宝山城

马革裹尸,子青营万古流芳

○○五 袭击日舰“出云”号

壮士出征,洒碧血重创顽凶

○○六 击落日机

铁翼鹰扬,飞将屡建奇功

○○七 “空军勇士”

视死如归,长天再现荆轲

○○八 黄濬通敌

中国官员中的少数败类被日寇收买

○○九 50毫克镭

延续科学血脉,赵忠尧居功至伟

○一○ 平型关大捷

铁流东进,初撄敌锋

○一一 四行孤军

八百壮士守四行,铁血奋争民族光

○—二 梅花镇抗日誓师

大军南撤,吕正操独撑危局

○—三 郝梦龄魂断忻口

殒于阵前,垂青史无愧将星

○一四 奇袭阳明堡

步兵,军史传伟绩

○一五 雁门关伏击战

虎啸雁门,英雄团痛歼顽敌

○一六 七亘村两捷

打破常规,捷报连环

○一七 蒙旗独立旅

历尽挫折,蒙旗独立旅成长壮大,杀敌报国

○—八 叶挺出山

立马横刀,北伐名将重披甲

○一九 茅以升炸桥

设计师亲自部署炸桥,茅以升悲哉壮哉

○二○ 保卫南京

殊死奋争,铁蹄下犹有英雄

○二一 “铁狮将军”周保中

南国英雄,驰骋白山黑水

○二二 韩复榘

国难当头,长腿将军难逃一死

○二三 邓在太行山

邓主政爱民,善待远宾

○二四 文化人的长征

三千里征途,拳拳赤子之心

○二五 四川省主席之争

蒋公自有锦囊计,收起乾坤不放闲

○二六 徐悲鸿南洋卖吾

画笔做武器,画布好战场

○二七 任弼时在莫斯科

远赴苏京,巧妙周旋

○二八 白求恩鞠躬尽瘁

妙手仁心,诠释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九 南洋女侠血洒雁北

血沃英雄花,开遍晋高原

○三○ 韦岗初战试啼声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三一 上茅山

挺进敌后,尽显

○三二 周作人失节附敌

泉下有知,鲁迅先生将作何春秋笔法

○三三 血战台儿庄

谁振长缨,李帅宗仁

○三四 蒋经国在赣南

“太子”下乡,气象一新

○三五 邓拓办报

以笔为枪,胜过三千毛瑟

○三六 纸片轰炸

以德胜暴,堪称创举

○三七 陈垣与辅仁大学

拒不易帜,辅仁大学精神不倒

○三八 开采玉门油矿

兄弟携手,开发玉门

○三九 花园口以水代兵

黄水无情,顷刻间涂炭生灵

○四○ 抗日旅行团

救国图强,童子争先

○四一 武汉大空战

中苏雄鹰傲长空,倭寇铁鸦烟尘生

○四二 毛写《论持久战》

弯弓射日,须作持久战

○四三 田汉组建救亡演剧队

大家持金戈,笔下山河壮

○四四 万家岭布天网

巍巍峻岭,铸就倭寇坟墓

○四五 不沉的中山舰

英烈沉江,伟节不死

○四六 陈嘉庚与滇缅公路

海外赤子,丹心报国

○四七 八女投江

乌斯浑河波涛滚滚,烈士壮举浩气长存

○四八 僧侣游击队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四九 汪精卫投敌

助纣为虐,生前身后难消千古骂名

○五○ 极司菲尔路76号

一座普通住宅,实为人间

聚焦: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

节选

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后,日军源源不断地从石洞口、川沙口和张华浜登陆,并攻占吴淞、蕰藻浜一带。8月23日,日军先头部队已经开抵罗店,意欲向我军发动总攻,目标是宝山县城。如果宝山被占,则浏河、罗店、宝山、吴淞、蕰藻浜、江湾连成一线,并直接与虹口日军首尾相接,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坚守宝山并伺机各个击破敌军,至关重要。上峰的命令也是死守,不得退让。驻守宝山县城的是姚子青的一个营,兵力不足600人。姚子青是广东平远县人,这一年28岁。他16岁从军,就读黄埔军校,是第六期毕业生。他离开军校,就加入北伐部队,历任排长、连长、营副,参与北伐许多战役,屡立战功。八一三事变爆发时,姚子青任营长,隶属罗卓英的十八军九十八师五八三团。当时驻防汉口的十八军,接到开往上海参加抗战的命令。姚营也随军开往上海。开拔前,姚子青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毅然派人将年仅6岁的养子送回平远老家,将体弱多病的妻子和9个月的女儿留在汉口。妻子知道姚子青此去生死茫茫,泪珠滚滚,姚子青擦着妻子脸上的泪珠,说:“你们母女多保重,不要记挂我。保卫国家是军人的天职,我要立功杀敌,为国效劳。”守宝山与城共亡8月24日,以姚子青为营长的九十八师五八三团第三营,进驻宝山县城。宝山县城位于长江口,三面临水,易攻难守,因此一到指定位置,他们就开始日夜加固城防工事,挖掘防空掩蔽部,储备。姚子青知道,他们的武器装备明显不如敌人,要坚守阵地,必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做好必死的准备。他率全营立下誓言:“日军强盗是我们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我们头可断,而志不可屈,宁愿死在战场,决不偷生做奴!”自9月1日起,从炮台湾登陆的日军开始向宝山进攻。宝山县城处在日军战舰大炮的射程之内,日军飞机也不断前来轰炸,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防守极为困难,但姚子青营不退半步。顶住敌人的进攻。2日,日军又分别从浏河、吴淞镇及虹口、江湾等地进犯宝山,姚子青率领士兵在宝山外围抵抗,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日军死伤数百人,却无法突破防线。9月5日,日军再次对宝山发起进攻。在大批飞机、军舰的轰炸掩护下,日军出动十多辆坦克,步兵千余人,直扑宝山城,企图一鼓而下,情势十分危险。激战几个小时后,我军城外阵地已被敌炮火轰毁,姚子青营损失惨重,旅长方靖闻报,急忙命令姚营退守城内,并派出部队前往增援。姚子青向上级报告说:“敌以兵舰三十余艘,排列于我东门江面,飞机十余架轰击我各城门,复以战车向我各城门冲击,职决遵命死守。”姚营退守城内,大批日军将宝山城四面包围。师部派出的援军在途中遭到敌机轰炸扫射,队伍被日军阻隔在离宝山县城5华里外,无法伸出援手。第二天天亮以后,日军又开始疯狂进攻。他们用大炮猛轰城墙,打开一个缺口后,再向城内施放硫磺弹。整个宝山上空烟雾弥漫,城内火上海国际救济会袖章海一片。接着,日军以坦克为掩护,从城墙的东南角突破进入城内。此时姚子青营早已伤亡过半,在孤军无援之下,姚营与敌展开后的拼搏。有人看见,在后时刻,姚子青和仅存的二十多名官兵,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后壮烈牺牲。在宝山保卫战中,姚子青营只有副营长李贻模和几名士兵,因身负重伤,于3日前被送往后方医院;二等兵魏建臣一人越城突围,其他人壮烈殉国。日军为攻占宝山城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城内金家巷一地,被姚营击毙的敌人就有二百余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话说中国 血肉长城(上)》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