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先艳
页数:383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32097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西方哲学史上,“社会存在”是马克思首次提出和使用的概念,术语的创新内含着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因此,通过联系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论传统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层面上发起的总体性变革,通过与现代西方哲学家的对话比较,透视马克思社会存在论所构成的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徐先艳著的《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研究》主要围绕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遵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立足经典文本,深入阐释了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创立过程、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徐先艳(1980-),女,四川内江人,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先后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在《哲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译著《寻解访谈》。主要研究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
本书特色
在西方哲学目前,“社会存在”是马克思首次提出和使用的概念,术语的创新内含着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因此,通过联系西方哲学目前的存在论传统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层面上发起的总体性变革,通过与现代西方哲学家的对话比较,透视马克思社会存在论所构成的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徐先艳著的《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研究》主要围绕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遵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立足经典文本,深入阐释了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创立过程、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结构、思路说明及创新之处
五、相关术语的使用说明
第一章传统存在论的历史演变及理论困境
一、古代存在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近代存在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三、传统存在论的实质及困境
第二章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创立过程
一、马克思对传统存在论的批判与超越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论犹太人问题》:社会存在论的序曲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存在论的初现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结构、思路说明及创新之处
五、相关术语的使用说明
第一章传统存在论的历史演变及理论困境
一、古代存在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近代存在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三、传统存在论的实质及困境
第二章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创立过程
一、马克思对传统存在论的批判与超越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论犹太人问题》:社会存在论的序曲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存在论的初现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存在论的形成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社会存在论的充分展开
第三章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存在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实践
三、社会存在与人的存在
四、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
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四章马克思社会存在论与现代存在论之比较
一、马克思与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之比较
二、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之比较
三、马克思与萨特的存在论之比较
结语: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信息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结构、思路说明及创新之处
五、相关术语的使用说明
第一章传统存在论的历史演变及理论困境
一、古代存在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近代存在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三、传统存在论的实质及困境
第二章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创立过程
一、马克思对传统存在论的批判与超越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论犹太人问题》:社会存在论的序曲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存在论的初现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结构、思路说明及创新之处
五、相关术语的使用说明
第一章传统存在论的历史演变及理论困境
一、古代存在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近代存在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三、传统存在论的实质及困境
第二章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创立过程
一、马克思对传统存在论的批判与超越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论犹太人问题》:社会存在论的序曲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存在论的初现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存在论的形成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社会存在论的充分展开
第三章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存在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实践
三、社会存在与人的存在
四、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
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四章马克思社会存在论与现代存在论之比较
一、马克思与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之比较
二、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之比较
三、马克思与萨特的存在论之比较
结语: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