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14-2015-建筑的历史语境与绿色未来-清润奖大学生 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点评

封面

作者:《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编

页数:388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121994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编的《建筑的历史语境与绿色未来(20142015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点评)》为《中国建筑教育》·“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2014年和2015年竞赛获奖论文及点评的结集。本书的特点在于,针对每一篇获奖论文,编辑部同时邀请竞赛评审委员、论文指导老师以及多位特邀评委,分别点评,剖析每篇论文的突出特点,同时侧重提出论文提升和改进的建议。本书还收人了所有获奖作者的论文写作心得,这将有益于学生之间的学习与借鉴。希望这样一份扎实的耕耘成果,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和参赛作者都能从中获益,进而对提升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有所裨益。

目录


2014“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硕博组
一等奖:
近代天津的英国建筑师安德森与天津五大道的规划建设
二等奖:
“空、无、和”与知觉体验——禅宗思想与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日本新锐建筑师现象解读
一座“反乌托邦”城的历史图像——香港九龙城寨的兴亡与反思
历史语境下关于“米轨”重生的再思——对滇越铁路昆明主城区段的更新改造研究
三等奖:
历史语境下对“绿色群岛”的再思考
历史语境下关于南京博物院大殿设计的再思
墙的叙事话语
新建筑元素介入对历史街区复兴的影响——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
基于量化模拟的传统民居自然通风策略解读序

2014“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硕博组

一等奖:

近代天津的英国建筑师安德森与天津五大道的规划建设

二等奖:

“空、无、和”与知觉体验——禅宗思想与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日本新锐建筑师现象解读

一座“反乌托邦”城的历史图像——香港九龙城寨的兴亡与反思

历史语境下关于“米轨”重生的再思——对滇越铁路昆明主城区段的更新改造研究

三等奖:

历史语境下对“绿色群岛”的再思考

历史语境下关于南京博物院大殿设计的再思

墙的叙事话语

新建筑元素介入对历史街区复兴的影响——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

基于量化模拟的传统民居自然通风策略解读

2014“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本科组

一等奖:

哈尔滨老旧居住建筑入户方式评析

二等奖:

城市透明性——穿透的体验式设计

南京城南历史城区传统木构民居类建筑营造特点分析

看不清的未来建筑,看得见的人类踪迹

三等奖:

中国社会和市场环境下集装箱建筑的新探索——以本科生自主开发的集装箱建筑实践项目为例

拿什么拯救你——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建筑

1899年的双峰寨与1928年的双峰寨保卫战

电影意向VS建筑未来

当职业建筑师介入农村建设——基于使用者反馈的谢英俊建筑体系评析

2015“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硕博组

一等奖:

台湾地区绿建筑实践的批判性观察

二等奖:

应对高密度城市风环境议题的建筑立面开口方式研究——以上海、新加坡为例

基于BIM的绿色农宅原型设计方法与模拟校核探究——以福建南安生态农业园区农宅原型设计为例

基于实测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的南京某高校体育馆室内环境性能改善研究

三等奖:

走向模块化设计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协同设计体系研究

绿色建筑学——走向一种开放的建筑学体系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绿色建筑评价系统终端评价指标定量化赋值方式比较研究

基于文脉与可持续生态的国际绿色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评析

2015“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本科组

一等奖:

乡村国小何处去?区域自足——少子高龄化背景下台湾地区乡村国小的绿色重构

二等奖:

边缘城市的发展与设计策略:南崁

黄土台原地坑窑居的生态价值研究——以三原县柏社村地坑院为例

当社区遇上生鲜O2O——以汉口原租界区为例探索社区“微”菜场的可行性

三等奖:

城市中心区不同类型开放空间微气候环境的对比认知

灰空间在绿色建筑中的优越性探讨

霜鬓尽从容——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苏州传统街坊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

生态城市:从基础建设到城市生活

建筑生命——仿生的绿色设计方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信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14-2015-建筑的历史语境与绿色未来-清润奖大学生 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点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