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江户八百八町

封面

作者:李瑞玲

页数:399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463406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江户八百八町》介绍江户风俗和民俗历史的著作,配有大量插图,风趣幽默。

作者简介

石川英辅,江户文化活字典。

涪子,译有《“断头台城”杀人事件》。

本书特色

《大江户八百八町》是 套全面介绍日本文化各个方面的丛书,民俗生活方方面面,包罗万象一应俱全。

目录

第一章 大规模的江户城区建设

今日的日比谷和丸之内曾是一片海底

加固城下町防御的三层构造

把自然河川改造成能运送物资的运河

维系百万都市大动脉的水上交通

大火过后高瞻远瞩的市区重建与扩建

御府内的范围如何变大

江户的“八百八町”究竟有多少条街道

江户为何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百万人口都市

为满足优质生活用水的需求而配备的上水道

大川上的第一座桥-两国桥

五街道的玄关——繁华一时的“江户四宿”

在没有钟表的时代,江户人如何掌握时间

“于七时离开江户日本桥”的“七时”是现在的几时

六年一次现焦土

充实消防,奖励防火建筑

大名火消、定火消和町火消

何谓大木户、町木户、木户番与自身番

只有二百九十位与力和同心的町奉行所

俗称“冈引”的职业内容与收入

牢屋敷拘禁的是什么人

第二章 八百八町的百姓生活

庶民住房“里长屋”的平均面积

身兼数职的“大家”

前街与后巷-天壤之别的房租

长屋居民的基本生活费用

走街串巷的小商贩 -为里长屋居民提供应时物品

社交场所的井户边 -长屋主妇们的一天

木炭和木柴 -做饭用的燃料

江户人如何取火 -不让火种熄灭的妙方

行灯的亮光几何-生活必需的行灯与极度奢侈的蜡烛

和纸的反复利用与价格

厕所排泄物的再利用 -宝贵的肥料资源

实用的私塾教科书

忙碌的少女们

江户时代的澡堂 -澡堂楼上是庶民的社交场所

第三章 江户的美味与江户人的饮食

庶民每天都吃些什么

现在的一日三餐在当时只有早午两餐

在没有冷藏技术的时代,当天的食物当天买

摊点的出现和多样的贩卖形式

众说纷纭的“二八荞麦面”之词源

天妇罗曾是老少皆宜的小吃

“比九里更甜的十三里”(打一植物)

“江户前”是哪里?“江户前”又是哪种鱼?

由江户人的智慧和天性应运而生的攥寿司

酱油和醋的推广奠定了江户口味

味噌、酱油和煎酒 -丰富的生鱼片蘸汁

江户料理店的鼻祖-奈良茶饭屋

八百善的一碗茶泡饭要金一两二分!

和鳗鱼盖饭一起问世的饮食用具是什么

第四章 江户人的生意经

金、银、钱三种货币分开使用

上方的商人奠定了江户商业的基础

越后屋的经营之道“现银底价,言无虚价”

从丁稚到最高责任者

一年间只能省亲两次

日交易额达千两黄金的鱼河岸原本设在日本桥?

挂暖帘的传统始于何时

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看板

弃商转行的“仕舞屋”

致力于各种副业的下级武士们

第五章 江户人的审美观

“粹”、“通”、“张” -为此而生存的江户人

表现风度和朝气的与众不同的方式

幕府禁止奢侈攀比的禁令孕育了“粹”的感觉

讲究“粹”的江户人喜欢什么颜色

一件和服多季节穿的智慧

棉和麻 -庶民爱用的旧衣服质地

和服图案多为质朴的条纹花样

引导潮流的歌舞伎演员之服装饰物

为女性增添婀娜姿色的和服腰带

寒冬腊月打赤脚

“越中裈”与“六尺裈”

第六章 成为江户时髦男女的条件

成为江户偶像的茶馆招牌面孔

为江户女子所喜好的淡妆

江户女子的化妆品-胭脂、白粉、润肤水和发油

从发型样式看身份

文化文政时期的女性发饰-女性发饰的顶峰时代

“御齿黑”还能预防虫牙和牙周炎?

与力、相扑和火消头-女性心仪的男子汉

江户人引以为豪的“月代”和洁白牙齿

町人和武士 -看发型辨男人身份

第七章 江户男女的恋爱与婚嫁

靠占卜和求神佛保佑的姻缘

“约会茶馆” -男女约会的场所

冒死之恋 -通奸乃全国之禁

武士、商人、町人和庶民 -江户婚礼百景图

女早男晚 -江户人的适婚年龄

庶民的夫妻多来自相亲

离婚的条件

民间流行的秘药、春药和避孕药

何谓“冈场所”?“艺伎”和“娼妓”的区别如何?

在吉原也曾有澡堂和长屋

第八章 江户的四季风光

看年中安排,知江户四季

观赏元日日出的最佳场所

“花见” -江户之春季风光

庶民赏樱的名所

观焰火和赏萤火虫 -江户之夏季风光

菊花的栽培和菊花偶人-江户之秋季风光

迎春祭祀活动“酉之市”-江户之冬季风光

“劝进相扑” -意图敛财的娱乐活动

娼妓、若众、野郎 歌舞伎历经禁令而渐成熟

赏歌舞伎剧 -庶民的奢侈之举

各种各样的“见世物”

由将军和武士兴起的园艺热

从不同角度描绘的富士山和筑波山

参拜江户近郊的神社与寺院

与宗教信仰结为一体的游山玩水

为江户文化立下卓越功勋的浮世绘和锦绘

出版于江户的形形色色的文学作品

附录 江户袖珍小百科

江户庶民大事记年表

江户地名杂学小百科

江户时代主要书籍一览表

节选

◇从小渔村到大开发

德川家康初入江户(今东京都),是在天正十八年八月朔日(1590年阴历八月一日)。后来,这一天被称为“八朔御入府”,不但成为德川幕府的纪念日,也成为江户作为城市诞生的纪念日。

当时的江户,只是地处武藏野台地东边郊外的一座野草丛生的小村庄,江户城则位于日比谷入江(入江,海湾之意)的岸边。

用现在的地理观念来讲,从今千代田区东侧到中央区西侧为日比谷入江,而江户前岛以及东边的海域则为今中央区所在地。另外,位于入江西侧的樱田村、霞关村、日比谷村等小渔村,作为今官府所在地仍保留着其原有的名称。

在入江东侧,是一块被称为江户前岛的狭长地带。说是岛,其实不过是从本乡的台地向南延伸的一块半岛,就今皇居(皇宫)所在地。今东京都文京区的地名。

是从现在的JR神田站到新桥站一带。因其中心位于今日本桥附近,因此江户前岛也被称做日本桥台地。

江户前岛的东侧,即与东京湾邻接的一侧为早期的江户凑(“凑”,港之意)。这条当时的海岸线,今天已成了从新桥到人形町一带的陆地。而今天的日本桥地区,除了日本桥川(平川)外,几乎已看不到一条像样的河川。但在高度经济生长期以前,虽没达到水乡的程度,这里也算得上是一块水路纵横的地区。

随着时代以及江户城区的发展,江户凑逐渐向南推移。但河岸较多的日本桥地区的商业及物流中心地位却丝毫没有被改变。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江户八百八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