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魏纪林
页数:31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404548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旨在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度,掌握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法律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熟悉中国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及执法现状,了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并能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目录
前辅文
导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体系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学及研究方法
第六节 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一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第一章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版权和作者权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著作权法概述
第二章 著作权客体和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客体
第二节 著作权主体
第三章 著作权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利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四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第二节 图书?报刊出版者
第三节 表演者的权利
第四节 音像制作者的权利
第五节 广播组织的权利
第五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一节 著作权转让
第二节 著作权许可
第三节 著作权质押
第六章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限制
第一节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时间和地域限制
第二节 合理使用
第三节 法定许可
第四节 著作权的其他限制
第七章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基础理论
第三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
第四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基础理论
第八章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法律救济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行为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法律责任
第二编 专利权法律制度
第九章 专利法概述
第一节 专利?专利权与专利法
第二节 专利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专利法的沿革
第十章 专利权的主体和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主体类型
第二节 专利权的内容
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客体和授予条件
第一节 专利法的客体
第二节 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
第三节 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领域
第十二章 专利的申请与审批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
第二节 专利申请案的编写
第三节 专利审批程序
第四节 向国外申请专利
第十三章 专利实施许可与专利权转让
第一节 专利实施及专利实施许可
第二节 专利权的转让
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限制
第一节 专利权的限制概述
第二节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第三节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
第三节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第三编 商标权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商标与商标法概述
第一节 商标概述
第二节 商标法概述
第三节 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商标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十七章 商标权的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商标权的主体
第二节 商标权的客体
第十八章 商标权的取得
第一节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原则
第三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与审核
第四节 注册商标的终止
第五节 注册商标的无效
第十九章 商标权的内容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 商标权的特征
第三节 商标权的限制
第二十章 注册商标的使用?续展及转移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续展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和使用许可
第二十一章 商标的管理
第一节 商标管理机关
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
第三节 商标印制的管理
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第二节 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
第三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第四编 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二十三章 商业秘密权
第一节 商业秘密概述
第二节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与内容
第三节
…… 全部内容请购买实物书籍
导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体系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学及研究方法
第六节 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一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第一章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版权和作者权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著作权法概述
第二章 著作权客体和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客体
第二节 著作权主体
第三章 著作权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利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四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第二节 图书?报刊出版者
第三节 表演者的权利
第四节 音像制作者的权利
第五节 广播组织的权利
第五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一节 著作权转让
第二节 著作权许可
第三节 著作权质押
第六章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限制
第一节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时间和地域限制
第二节 合理使用
第三节 法定许可
第四节 著作权的其他限制
第七章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基础理论
第三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
第四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基础理论
第八章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法律救济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行为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法律责任
第二编 专利权法律制度
第九章 专利法概述
第一节 专利?专利权与专利法
第二节 专利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专利法的沿革
第十章 专利权的主体和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主体类型
第二节 专利权的内容
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客体和授予条件
第一节 专利法的客体
第二节 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
第三节 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领域
第十二章 专利的申请与审批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
第二节 专利申请案的编写
第三节 专利审批程序
第四节 向国外申请专利
第十三章 专利实施许可与专利权转让
第一节 专利实施及专利实施许可
第二节 专利权的转让
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限制
第一节 专利权的限制概述
第二节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第三节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
第三节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第三编 商标权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商标与商标法概述
第一节 商标概述
第二节 商标法概述
第三节 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商标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十七章 商标权的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商标权的主体
第二节 商标权的客体
第十八章 商标权的取得
第一节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原则
第三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与审核
第四节 注册商标的终止
第五节 注册商标的无效
第十九章 商标权的内容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 商标权的特征
第三节 商标权的限制
第二十章 注册商标的使用?续展及转移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续展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和使用许可
第二十一章 商标的管理
第一节 商标管理机关
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
第三节 商标印制的管理
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第二节 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
第三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第四编 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二十三章 商业秘密权
第一节 商业秘密概述
第二节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与内容
第三节
…… 全部内容请购买实物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