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成本减半-图解精准制造-037

封面

作者:(日)三木博幸著;赵晓明译

页数:192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60916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东方出版社在成功运作了郎咸平“财经郎眼”、稻盛和夫《活法》等系列出版策划后,意识到在中国需要有更精细的管理之道和方法,中国制造才有可能真正崛起,为此,东方出版社制定了“双百工程”战略,日本精益制造大系就是其中之一。本系列专门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思想武器。此次首批推出了《5S推进法》、《现场改善》、《标准时间管理》、《生产管理》、《不良品防止对策》、《生产现场最分析法》、《生产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TPM推进法》、《BOM物料管理》《成本管理》、《物流管理》《新工程管理》《工厂管理机制》《知识设计企业》、《本田的造型设计哲学》、《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丰田现场管理方式》、《零浪费丰田生产方式》、《畅销品包装设计》、《丰田细胞式生产》《经营者色彩基础》《TOC工厂管理》《工厂心理管理》《工匠精神》《现场管理》《TQM全面品质管理》《丰田现场完全手册》《工厂经营》《3D打印》《现场安全管理》《工业4.0之3D打印》《SCM供应链管理系统》《成本减半》等37本,深受制造业一线员工和管理者喜爱,并可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和参考用书。现已结成套装发售。
2、本书作者三木博幸是日本最的生产成本研究专家,拥有数十年的生产现场成本削减实践经验,涉及各类产品工厂。在本书中他想传达的观点是:“成本减半”适用于所有制造业开发现场,并且在产品开发现场,“成本减半”的余地仍然很大。只要工厂全体人员学习三木先生从自身长达半个世纪的成本削减经验中精炼出的方法,并将其实践运用,就一定能实现成本减半。

作者简介

[日]三木博幸
株式会社成本开发研究所 董事长
1964年 久保田机械株式会社(现为“株式会社久保田”)入职。
1964—1980年 在研究本部从事耕地机、插秧机、拖拉机的开发工作
1981—1983年 作为海外技术研修生被派遣到纽约学习。
1983——2003年从事拖拉机的事业革新和事业再建(拖拉机、插秧机、自动售货机
2004年—2009年 久保田机械设计株式会社 董事长
2009年至今 现职
目前主要业务:开发现场的技术指导,讲演、研讨(造物讲座、成本培训、机械制图培训等)[日]三木博幸
株式会社成本开发研究所 董事长
1964年 久保田机械株式会社(现为“株式会社久保田”)入职。
1964—1980年在研究本部从事耕地机、插秧机、拖拉机的开发工作
1981—1983年作为海外技术研修生被派遣到纽约学习。
1983——2003年从事拖拉机的事业革新和事业再建(拖拉机、插秧机、自动售货机
2004年—2009年久保田机械设计株式会社董事长
2009年至今 现职
目前主要业务:开发现场的技术指导,讲演、研讨(造物讲座、成本培训、机械制图培训等)信息

本书特色

作者关于成本降低的知识,始于久保田时代从事农业机械产品工作期间的开发现场,比如耕地机、插秧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等。即便销售额未涨,只靠降低成本就能获得利润,或者通过大幅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成功将赤字转为盈余。
后来,当走入形形色色的生产现场,当作者真真正正看到产品和图纸并仔细观察时发现,这与他在久保田工作时所面对的,基本上都是同一课题—即找到无用之山并搬走它。
宇宙火箭、核能相关机器、集成电路圆片、大型印刷机、大型系统家具、火葬设备、MRI·CT医疗机器、X线·激光精密测定仪、食品加工机、汽车类机器、搬运机、油压机,甚至打印复合机、笔记本电脑、液晶屏手机等等,从传统的制造业制作的RETEL制品,到凝结了IT技术精髓的高技术产品,从小型轻巧的产品到需称之为大型设备的机械,在所有的开发现场中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作者关于成本降低的知识,始于久保田时代从事农业机械产品工作期间的开发现场,比如耕地机、插秧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等。即便销售额未涨,只靠降低成本就能获得利润,或者通过大幅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成功将赤字转为盈余。
后来,当走入形形色色的生产现场,当作者真真正正看到产品和图纸并仔细观察时发现,这与他在久保田工作时所面对的,基本上都是同一课题—即找到无用之山并搬走它。
宇宙火箭、核能相关机器、集成电路圆片、大型印刷机、大型系统家具、火葬设备、MRI·CT医疗机器、X线·激光精密测定仪、食品加工机、汽车类机器、搬运机、油压机,甚至打印复合机、笔记本电脑、液晶屏手机等等,从传统的制造业制作的RETEL制品,到凝结了IT技术精髓的高技术产品,从小型轻巧的产品到需称之为大型设备的机械,在所有的开发现场中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作者认为,成本绝不是产品开发结束后通过结果显现出来的原始价格。所谓“成本”,与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的性能和技能的设计进行的创作一样,是在产品图纸中创造出来的东西,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成本是创造出来的”,这就是本书对成本的再定义。信息

目录

前 言
前 篇 看图纸,成本减半
“成本减半”适用于所有开发现场吗
扭转赤字之①——拖拉机、插秧机
扭转赤字之②——自动售货机、净化槽、空调机
锻炼开发人员的大脑
提升全体成员的技能是关键
开发现场上的变废为宝

第一章 陷于困境的产品制造现场
  1 经营者是问题元凶?
脱离现场的经营者
打击现场气势的经营者
开发部和生产部利益是相左的吗?
68毫米厚的板子中40毫米是浪费
默默沉睡中的30年前的做法
  2 智慧逐渐消失
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懂的年轻社员
浪费现象被继承的现场
智慧的传承
  3 开发现场正在发生的事情
“做不到”和“不知道”的十个课题
没有知识就没有智慧
最大的问题是“画不出图纸”
不画图纸、不懂画图的开发负责人
被称为CAD的陷阱
手绘是开发不可或缺的工具
产品制造本应有趣

第二章 产品制造很有趣
  1 “产品制造”的觉醒
“自动风向记录仪”成为日本中国地区的代表作品
对自行车的构造兴致浓厚
修理谷物脱粒机发动机
解开传送带不会脱落之谜
被柴油发动机深深吸引
  2 在久保田所学到的产品制造
“高桥学校”的新人教育
在焊接工作中感受到前辈的厉害之处
参与第一代插秧机的开发
促使我立志投身于开发的拖拉机开发事业
带着“手绘”去交流,北美四万公里之旅
充实的三年赴美学习经历
新开发的拖拉机获得优良设计奖
我们的口号是“为客户呈上三份感动!”
  3 “创造”成本的乐趣
若只盯成本注定失败
被“创造成本”的乐趣唤醒
零件减半后品质上升的理由
为何过剩品质会成为问题
“便宜到家”是客户感觉到的成本
“便宜就好卖?”非也
第三章 造物头脑的锻炼方法
  1 锻炼头脑的方法
开始现场教学的契机
成本核算手册——迅速把握总成本的手法
CD100日元提案——实现了成本降低六亿日元
发掘IP——试着拆解其他业界的人气商品
发现产品制造“技能”时的感动
从自行车上看到成本降低的“技能”
发掘PP——挖出潜在问题的方法
通过开发人员开展的市场调查
开发人员总结的数据内容丰富多彩
  2 成本是这样减半的
始于有实物的现场
技术指导的十个步骤
“明白了”“看起来行”“成功了”
首先要想出十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十个方案进行比较
想出十种方案的秘诀
  3 开发部门负责人工作内容实录
全权委托开发部门负责人
开发部门负责人需要是全能工程师
首先制作“产品开发企划书”
说服相关部门的“协调能力”
发行“仿一万日元纸币”以推行预算管理
开发部门负责人要会传递快乐
通过表扬来培养团队
确保实现开发目标
最后一刻仍要绞尽脑汁

第四章 产品制造的水平仍待提高
  1 良好的生产现场孕育良好的技术
日本有很多良好的生产现场
产品制造的两个方向
“模块型”趋势不会停止?
我更倾向于“整合型”
与日本风格迥异的外国企业现场
充分利用领先世界的技术
过于追求完美
  2 留在日本、回到日本
苹果和通用将生产线搬回美国的原因
转移生产线的陷阱
中国制造已经不再廉价
必须留在日本的部门
  3 开发者要走向亚洲
以市场为导向带来的成果
通过亲身体验把握产品形象
学习铃木汽车在印度的成功经验
深入市场把握商机
拓展亚洲市场的三个领域

结束语 开发现场应有的新姿态
严控成本的重要意义
挑战新的产品领域
在开发现场增加女性员
开发人员实行年薪制
写在结束语之后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成本减半-图解精准制造-037》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