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万鸣著
页数:57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081398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记叙严雪亭一生奋斗史的同时, 也记录了一段评弹鼎盛辉煌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 有志少年 (1913-1927) 、学艺与鬻艺 (1927-1929) 、从稳档到响档 (1929-1939) 、从响档到名家 (1939-1949) 等。
作者简介
万鸣,原名吴永胜,1966年12月生于苏州。自幼喜爱评弹艺术,1986年开始撰写评弹理论文章,作品曾在江浙沪评弹理论征文比赛中获奖。1993年走上新闻岗位,现供职于苏州广电总台,担任节目监制,首席编辑、主持。曾经撰写了《严雪亭评传》《明珠集》《趣谈评弹名家美称》等多部评弹专著。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苏州市曲协常务理事。
相关资料
万鸣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访问了严雪亭的家属、学生和老听客,访问了许多评弹演员,翻阅了大量资料,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写出《严雪亭传》。这是研究严雪亭、研究苏州评弹的成果。又为整个研究评弹的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有力的推动。 ——江浙沪评弹领导小组 周良
本书特色
一代名家严雪亭以单档说唱《杨乃武》、《三笑》等书目蜚声书坛。在当代研究评弹艺术的文字中,论述严雪亭其人其艺的很少,这与他拥有的艺术成就是不相称的。这部长篇传记通过大量翔实生动的资料,描述了严雪亭从一个普通弹词艺人成长为“书坛至尊”、“评弹皇帝”和“严派”艺术创始人的坎坷历程。本书在记叙严雪亭一生奋斗史的同时,也记录了一段评弹鼎盛辉煌的历史。
目录
总序
序 研究评弹,研究评弹艺术家
引言
第一章 有志少年(1913一1927)一、家道贫寒二、听书成迷三、拜师从艺
第二章 学艺与鬻艺(1927一1929)一、不疯魔不成活二、初生犊不畏虎三、背包囊走官塘
第三章 从稳档到晌档(1929一1939)一、遍走江浙二、避难外乡三、立足上海
第四章 从响档到名家(1939一1949)一、欲说《杨乃武》二、试说《杨乃武》三、说好《杨乃武》四、比说《杨乃武》五、说红《杨乃武》
第五章 艺高更需德高一、敦品立德 守正不阿二、宽厚待人 长者风范三、凛凛正气 艺德高洁
第六章 魑魅为虐的年代一、凄风苦雨二、明抢暗夺
第七章 崭新的艺术天地(1949一1966)一、编说新书目二、二进评弹团三、艺术新业绩
第八章 严派的说表艺术一、口俏字清 气韵生动二、勾勒清脱 有条不紊
第九章 严派的放噱艺术一、肉里噱的运用二、外插花的运用l
第十章 严派的弹唱艺术l一、“严调”的弹唱艺术二、“徐调”和“陈调”的弹唱艺术三、弹词曲牌的弹唱艺术
第十一章 严派的表演艺术一、以声造形的语言表演二、运用手面的形体表演
第十二章 十年动荡(1966—1976)一、在劫难逃二、积郁成疾
第十三章 劫后余生(1976一1983)一、暮年家居二、最后一刻
第十四章 余音一、悲悼二、家庭三、传人
结语
附录一 严雪亭演出书目综录
附录二 严雪亭音响资料集录
附录三 严调《杨乃武.密室相会》曲谱
附录四 严雪亭生平和从艺活动年表(1913一1983)
跋一 杨作铭
跋二 一门心思严雪亭 吴少鸣
后记
序 研究评弹,研究评弹艺术家
引言
第一章 有志少年(1913一1927)一、家道贫寒二、听书成迷三、拜师从艺
第二章 学艺与鬻艺(1927一1929)一、不疯魔不成活二、初生犊不畏虎三、背包囊走官塘
第三章 从稳档到晌档(1929一1939)一、遍走江浙二、避难外乡三、立足上海
第四章 从响档到名家(1939一1949)一、欲说《杨乃武》二、试说《杨乃武》三、说好《杨乃武》四、比说《杨乃武》五、说红《杨乃武》
第五章 艺高更需德高一、敦品立德 守正不阿二、宽厚待人 长者风范三、凛凛正气 艺德高洁
第六章 魑魅为虐的年代一、凄风苦雨二、明抢暗夺
第七章 崭新的艺术天地(1949一1966)一、编说新书目二、二进评弹团三、艺术新业绩
第八章 严派的说表艺术一、口俏字清 气韵生动二、勾勒清脱 有条不紊
第九章 严派的放噱艺术一、肉里噱的运用二、外插花的运用l
第十章 严派的弹唱艺术l一、“严调”的弹唱艺术二、“徐调”和“陈调”的弹唱艺术三、弹词曲牌的弹唱艺术
第十一章 严派的表演艺术一、以声造形的语言表演二、运用手面的形体表演
第十二章 十年动荡(1966—1976)一、在劫难逃二、积郁成疾
第十三章 劫后余生(1976一1983)一、暮年家居二、最后一刻
第十四章 余音一、悲悼二、家庭三、传人
结语
附录一 严雪亭演出书目综录
附录二 严雪亭音响资料集录
附录三 严调《杨乃武.密室相会》曲谱
附录四 严雪亭生平和从艺活动年表(1913一1983)
跋一 杨作铭
跋二 一门心思严雪亭 吴少鸣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