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符号与政治-后马克思思潮研究

封面

作者:毕芙蓉

页数:2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828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符号,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考察对象,集中体现了结构与解构的理论特征,从而成为后结构主义的分析工具。文本、话语、符号界、意识形态等符号的相关概念都能够以符号作为基础得到符号化分析。后马克思思潮,充分利用了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成果,突出了马克思哲学的政治性质,对马克思的问题给出了后现代解答。本书以“符号”为内在线索,追根溯源,分析了阿尔都塞、福柯、德里达、布迪厄、鲍德里亚、齐泽克、拉克劳、墨菲等几位理论家关于意识形态、政治抵抗、政治策略、政治经济学批判等相关思想,以求对后马克思思潮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把握。

作者简介

毕芙蓉:山东梁山人,1971年7月出生。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

本书特色

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建构人类世界。符号,既可用以赞美,也可用以诋毁;它是权力,也是暴力?br/>符号的秩序中,主体虚位以待,张开捕获之网,请君入瓮;符号的游戏中,替代与延异一次次延宕着与理想的最终相遇,社会不可闭合,一次次铭写着对抗与裂隙。符号,人类自我理解的新视角,生发出考察人类政治生存维度的新视野:症候阅读、话语权力、幽灵逻辑、符号暴力、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政治、穿越幻象……马克思的问题在这里得到应答。毕芙蓉最的《符号与政治(后马克思思潮研究)》以“符号与政治”为线索,分析了阿尔都塞、福柯、德里达、布迪厄、鲍德里亚、拉克劳和墨菲、齐泽克等人的思想,以求对后马克思思潮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把握?br/>

目录

导论
一 符号、语言与象征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符号学线索
第一章 符咒的共谋
一 意识形态再生产
二 认识论断裂
三 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
四 哲学的功能:划界与解咒
第二章 话语权力
一 强力(权力)意志
二 话语实践与知识考古学
三 话语权力与多元抵抗
第三章 符号的幽灵
一 符号与现象
二 延异与撒播
三 幽灵的逻辑
四 以马克思之名
第四章 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
一 符号的位置
二 符号权力与文化资本
三 符号暴力
第五章 符号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 消费社会的符号逻辑
二 拜物教与使用价值之外
三 生产之镜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六章 话语政治
一 文化霸权理论
二 后马克思主义霸权
第七章 穿越幻象,认同征兆
一 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
二 实在界、符号界和想象界
三 实体即主体
四 意识形态幻象
附录 多重面向中的马克思——基于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的解读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符号与政治-后马克思思潮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