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法理基础与宪法-(第二版)

封面

作者:GFFG

页数:259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20690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法理基础与宪法》是为了适应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中所有涉警专业的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的需要,而由长期从事法律职业教育的学者共同开发编写的一本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习惯、训练学生法律职业素养的教材。该教材自2012年出版以来,经过了两次印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职类法律院校的采用,并获得普遍好评。  本教材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吸纳了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紧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实践和需要。修改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原版的体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以期更为科学合理。②根据法学理论、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中出现的新理论、新变化和新问题,适当更新、增补了相关内容。③对原版中存在的个别错误和不当之处进行了修正。  修订后的教材仍然按照编、章、学习目标、正文、实训项目的体例,内容充分体现“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以“必需、够用”为标准,突出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和法律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内容更符合高职院校所有涉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目录

第一编 法理编
第一章 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法的起源
第二节 法的本质
第三节 法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章 法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法律要素
第二节 法律的渊源与效力
第三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第四节 法律关系
第五节 法律责任
第三章 法治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第二节 法治的原则
第三节 法治国家形成的条件
第四节 法治国家建设目标和实现途径
第四章 法与社会
第一节 法与经济
第二节 法与政治
第三节 法与道德
第四节 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五章 法的运行
第一节 立法
第二节 司法
第三节 执法
第四节 法律解释
第五节 法律监督

第二编 宪法编
第六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宪法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宪法的原则
第七章 宪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国家性质
第二节 政权组织形式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第四节 国家的经济制度
第五节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第六节 选举制度
第八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第二节 公民基本权利
第三节 公民基本义务
第九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四节 国家行政机关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六节 国家司法机关

节选

  《法理基础与宪法(第二版)》:  第二节 法的本质  一、法的基本特征  法是指整体的法。法、法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法律,在现代汉语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即指整体的法,狭义的法律在我国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律是什么,即法的概念是法理学首先要回答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正确理解法律的前提。但法的概念是一个复杂且不容易弄清楚的问题。把握法的概念,首先要了解法这一现象内在的、固有的、确定的东西,也就是法的基本特征。法的基本特征是法和其他上层建筑的基本区别点,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我们可以通过认识法的基本特征来认识法的本质。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知道哪些是法律,哪些不是法律。法的基本特征是判断是不是法律的基本标准和尺度,对于寻找到准确的法律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1.法律是一种规范。法律是一种规范,具有规范性。规范一般指标准。标准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规范包括社会规范、技术规范、语言规范、运动规范等。技术规范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经国家制定或认可上升为法的技术规范是技术法规。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社团规章、习俗礼仪等。法之所以是一种规范,是因为它并不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一般人和一般事,它为一般人和一般事提供行为模式。  法的规范性特征将法与非规范的上层建筑区别开来,这表明:①法不同于思想。思想不是规范,思想是人头脑中的意识。规范可以成为人头脑中的意识,但思想并不具有规范性。②法不同于社会组织。法和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差别:首先,法的要素和社会组织的要素有很大的不同。其次,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组织表现为有形的实体,而法是无形的。最后,两者对社会的影响方式不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影响社会,而法要借助于人的行为来对社会产生影响。  2.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调整,可理解为调节、整理。法律的调整对象也就是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是针对行为的,人们通过行为而形成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行为关系。行为关系是一种通过外部行为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是用来协调关系和解决冲突的。如果一个行为并没有影响到他人,则法律并不需要针对该行为,法律并不调整这种单纯的个人行为。  3.法律的效率性。相对于个别调整而言,法律规范的调整具有效率性。这是因为法律事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行为模式,不需要事事经过批准就可行动。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法理基础与宪法-(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0063.html